【新闻背景】谁是真正的贫困生?谁该享受国家的免学费政策?近日,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通过民主测评投票的方式“选举”出贫困生,引起了部分学生的非议。该校多名学生向记者反映,部分选举出来的“贫困生”家庭并不贫困,甚至连困难都说不上。(6月10日《现代快报》)
从表面看来,投票选举,特别是无记名投票选举,是现代民主的一项重要形式和内容。但是,如果运用这一民主方式来断定谁贫谁富,“选举”出到底哪个学生是贫困生,就显得荒诞无稽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不仅在学校发生,而且在不少单位都时有发生。比如年终评先,许多单位为了“公平合理”,为了省事,为了不出乱子,确实是在搞轮流坐庄,或者是由抓阄决定。所有这些,都是对民主的肆意践踏。
学校用投票选举的方法,把决定权充分交给了学生。这一做法,显示出校方在实施国家对贫困生免缴学费政策中的无知和无奈,这无疑是对当代教育助学措施的歪解和讥讽。
从实际操作上讲,对一个学生作出是否真正贫困的判断,不仅要看学生家乡政府开具的相关证明,还要听学生的相互评价,更要观察学生平日的生活状况和表现。这的确是一个比较复杂而且难以确定、难以平衡的事情。弄不好就会影响安定团结,就会出乱子。
大概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校方才孕育出“投票选举贫困生”这一创新举措。这种看似民主,看似把严肃和颇为难办的事情简单化的做法,严重地损害了合理、公平、公正利用教育资源的原则,也严重地损害贫困生的人格尊严。
票选贫困生的失败,更显现出学校对学生诚信教育、道德观和荣辱观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反省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