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炎夏,游泳解暑成了很多市民的首选。很多家长还带着放暑假的孩子一起来享受水中的快乐。河科大二附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张斌提醒市民,在公共游泳池消暑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被泳池水中的病菌侵袭,将疾病带回家。
游泳最容易患上皮肤病和急性传染性眼炎。张斌介绍说,对氯过敏者游泳可能产生刺激性皮炎。游泳还容易感染一些真菌类的皮肤病,像荨麻疹、脚气、体癣等。泳衣过紧还会造成“夏季皮炎”的发生。另外,红眼病和沙眼等传染性强且传播迅速,尤其需要注意预防。
夏季皮炎:很多人选择的泳衣过紧,加上皮肤长时间在水中浸泡,身体汗液无法及时清洗,一些盐分和有机物就在皮肤上滞留,对皮肤形成刺激产生炎症。一般症状多为皮肤瘙痒,起红斑、丘疹,主要分布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由于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夏季皮炎的外用药剂型较少,患者有类似的症状可选择去医院皮肤科就诊,一些医院药房会有自制的外用药。张斌特别提醒市民,选择皮肤病外用药物,要根据皮肤受损害的不同状况选用合适的剂型。如果用错了剂型,有时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漂白粉过敏:一般游泳池的水都会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是常见的过敏原,对漂白粉和消毒液过敏的人容易对泳池中的氯过敏。皮肤遇到刺激后会感觉瘙痒,并且皮肤产生潮红等症状。皮肤敏感的人应尽量少去游泳池游泳,也可在游泳前后服用相应的抗过敏药。
真菌性皮肤炎:皮肤、头发、指甲都可能受到真菌的感染。像脚气、体癣等这类容易感染的真菌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泳池、公用拖鞋、公用存衣柜等传播。市民在游泳之前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游完后及时仔细地淋浴。
消化道疾病:共用的游泳池池水中会有一些能引起腹泻的细菌,像隐孢子虫、大肠杆菌等。人们在游泳时难免会呛水,水进入口腔、消化道后引起腹泻等疾病。泳后一定要先漱口再喝水,有条件的话要刷一下牙。如果有胃肠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急性胃肠炎发作。
性病:只要泳池能定期换水、定期消毒,一般来说游泳是不会传染性病的。但也要注意避免共用毛巾、浴巾等。因为像淋病病人用过的浴巾、游泳裤、毛巾等都可以带菌,并可在短时间内存活感染他人。
红眼病:每年7~9月份是“红眼病”的高发期,由游泳引发的患病人数占大多数。泳池没有彻底消毒的水作为媒介,其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使得健康人感染。市民一定要选择消毒达标的泳池,并自备毛巾等浴品。游泳时可以佩戴泳镜,以避免眼里进水。当眼部有痒感、异物感、怕光,且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马上就医。
张斌同时提醒大家,游泳持续时间最好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以免因为体温过低引发痉挛、感冒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