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0版:竞技·速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图说体坛
阿姆斯特朗:我的环法已经结束
洛阳青少年足球:
坚持着,向前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7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青少年足球:
坚持着,向前走
□见习记者 尹亮 记者 邓德洪/文 记者 张晓理 赵朝军/图
  校园里坚持的身影。
  德国队带来的触动

  刚刚结束的南非世界杯上,年轻的德国队先后以大比分击败英格兰队、阿根廷队,最终斩获季军,举世瞩目。队中托马斯·穆勒、厄齐尔等年轻球员,不过20岁出头,却大放异彩。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句中国人已经听出了茧子的话,让德国人展示得淋漓尽致。

  “今年5月,我参加了一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班,德国足球界人士讲解了德国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发展,再看看本次世界杯德国队的表现,触动非常大。”说这话的人叫陈闯,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原玻璃厂小学,以下简称玻小)资深足球教练,1993年开始在玻小带足球队,17年从未间断。

  “没孩子踢球了”

  20世纪90年代,陈闯在玻小带队时,仅小学球员就有100多人,而现在加上中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孩子,才100多人。西苑路实验小学(原耐火厂小学,以下简称耐小)足球教练张辉也表示,1997年,他一个人就带了80多个小学生,而现在每天坚持训练的不到40人。

  然而,这已经是比较好的状况了。洛阳目前有11所省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其中小学8所、中学3所,玻小、耐小都在列。“当中每天能保证20人以上训练的,不过四五所。”张辉无奈地说。

  7月7日下午,记者在新区体育场见到市足球体校校长赵宏义、副校长李继红时,他们正带队为省十一届运动会集训。“踢球的孩子人数锐减,作为专业足球学校,我们连挑选的余地都没有。只要家长送来孩子,我们都会收。”赵宏义说,市足球体校最多时有200余名学生,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六十人。

  “中国足球是有问题,而且不小。我儿子才10岁,让踢球他不踢,说觉得丢人。”李继红说,他是首届青运会冠军河南队的功勋球员。

  曾经很精彩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以前,洛阳足球发展非常好。”市体育局足球办公室主任、市足协秘书长李跃宗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1985年10月,首届全国青运会足球赛,以洛阳球员为班底的河南队获得冠军;整个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洛阳市无论青年队还是少年队,在河南省几乎是“独孤求败”;1988年,洛阳还进入了全国22个足球重点地区,河南省仅此一家……

  “洛阳青少年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转型后,市场化没跟上。”李跃宗说,洛阳是重工业城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职工体育搞得有声有色,在全国都享有盛名。而在转型之后,企业市场化运作,慢慢地失去了对职工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加上一直没有职业俱乐部,青少年足球慢慢就被“边缘化了”。

  “洛阳没有职业俱乐部,这跟郑州一比,差距就大了。郑州有了建业队,能让城市形成足球文化。孩子们能到现场看球,自然就会爱上踢球了。”市球迷协会会长胡妙生说。

  落选校园足球布局城市

  中国足球在2009年迎来巨大变革。2009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正式开始实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计划:在全国首批布局了44个城市,每个城市最少选择30所小学、16所初中参加该计划。对这些布局城市和学校,国家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促使建立起各个级别的城市校园足球联赛。

  遗憾的是,我省只有郑州入选。“这次落选,很可能会拉大洛阳青少年足球与其他足球城市特别是与郑州的差距。”李跃宗说。

  目前,洛阳市内的青少年足球比赛,除市教育局举办的“晨光体育活动”以及部分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之间的比赛之外,一年下来非常少。而进入了全国布局城市的学校,有整年的联赛可以打,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必然比其他学校球队快很多。

  坚持着,向前走

  劣势之下,洛阳青少年足球也必须起航,才能找到一条生路,这是共识。

  比赛少,场地不够,没有孩子踢球,怎么办?李跃宗表示,也只能不等不靠,按照一直提倡的“体教结合”,增加比赛的数量,开展类似的联赛。同时和教育部门沟通,让孩子们加入到踢球的队伍里。足协已经在做这些努力。

  ——7月7日下午,市实验小学球场边,10岁的石卓诚穿着五星巴西的10号黄色战袍,在水泥地上练习着盘带、颠球。他说,他想成为球星,像巴西队的卡卡、西班牙队的比利亚一样。

  ——7月8日下午,耐小球场,从1986年就开始看世界杯的曲小兵,头顶烈日在看10岁的儿子踢球。他希望孩子们玩得开心,“能不能踢出成绩,无所谓”。

  ——还有陈闯、张辉,那些为一批又一批小球员倾注心血的基层教练……

  他们都是希望所在。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