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则闹心的新闻引发民众热切关注——
据央视报道,市场鼎鼎大名的黑龙江“五常香米”,绝大部分竟然是“次等米+香精”熏出来的,据称,1公斤香精能让10吨普通米变“香”。不仅大米加工厂在造假,甚至稻农也在掺假。这种大米连米商自己都不吃,却高价卖给了消费者。
香港媒体一则霸王洗发水含有致癌物质的报道,让二恶烷恶名远扬;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的抽检结果,又还了“霸王”一个清白。虽然如此,老百姓已经不买账了,未下架的“霸王”少人问津。
从大米造假到洗发水含有致癌物,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背后,其实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都和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食品安全、日用品安全问题频遭曝光,不断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有人说,这都是因为国家相关标准缺失,让不良厂家有机可乘。要说“香米”纯度检测的标准缺失不要紧,洗发水中的二恶烷含量的量化标准缺失也无所谓,关乎民生的“标准”不能缺失! 这个“标准”就是:切实保障人们群众的身心健康、安全。这些年,国人从吃的喝的穿的到用的,似乎无时无刻不被有“毒”、有害物质包围,重建老百姓对食品、药品、日用品安全性的信任迫在眉睫。
近日也有让人安心的新闻——
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日前联合签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由各省政府负责成立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和管理机构,建立工作机构和非营利性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
医院药品采购走到了“阳光”下,药品采购中的不正之风就有可能得到纠正,药品价格过高问题也会尽快得到解决,这是老百姓的幸事。
卫生部日前发布《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报告。据悉,这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于去年12月成立后,首次就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风险作出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大于碘过量的健康风险。手握这份风险评估,食者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