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民俗博物馆收集的金兰谱较多。其中一份偃师人立的金兰谱中这样写道:“盖闻桃园弟兄三人三姓,结为手足之情义,共生死美情之方,古今称为圣人也。今有吾兄弟十四人,虽不及古人之相交,但愿结为同心之好。虽不及古人之殊殆,不啻若一家人耳,则异姓视之如同胞人焉。余不多叙,居住姓名开列于后……”
此谱订立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用毛笔小楷写在一块布上,此谱长55厘米,宽29.5厘米。上面的这段话,基本点明了订立金兰谱的目的,说是有14名男子,虽不同姓,但愿效法三国英雄刘、关、张三人,结为手足兄弟,今后视若同胞,就是一家人了。接下来文中列举了各自的姓名、生日、居住何地、曾祖父叫啥、祖父名谁、父亲是谁等等。
看了这些文字,不难发现金兰谱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两人或数人之间要好,脾气相投,彼此信任,觉得维持朋友关系还不够,进而结为异姓兄弟。
第二,要将结拜人数、各自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结拜时间、誓言及祖上三代(父母、祖父、曾祖父)姓名等有关事项填写清楚。
第三,态度严肃认真,具有团体意识,一旦义结金兰,便是生死弟兄,凡事义气为先,鄙视中途变卦,带有江湖意味,若其中有人违约,将会受到惩罚。
写了金兰谱,还要举行结拜仪式。第一步,要请阴阳先生选定良辰吉日。第二步,焚香告祖,将填写好的金兰谱供在香案上,祭祀完各自祖先后,互相交换此帖。其间要按年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年长者领读金兰谱上的誓言。第三步,饮酒聚餐,把鸡血滴入酒中,结血盟以示郑重。第四步,宴饮后,集体再叩拜,撤香案,分金兰谱,各自拿一份。
这是基本的仪式,各地有所不同,形式有繁有简。但凡举行过仪式的,皆称为“换帖兄弟”、“磕头弟兄”、“拜把子兄弟”,从此众人一心,一人有难,大家相帮,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若日后反目绝交,还要举行一个仪式,烧掉金兰谱,谓之“断义”,也叫“拔香头子”,从此不再交好,形同路人,甚至成为仇人。
金兰谱由何而来?《易经》中说:“两人同心,其利断金;痛心之言,其臭如兰。”古人常以金兰之喻,赞美兄弟、朋友之情,说明结拜金兰习俗可以追溯至先秦,至迟在三国时期,此俗已经流行。尤其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感人至深,他们那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真挚情谊,一向为人所看重,视作珍贵的财富,比金子还要贵重,比兰香还要馥郁。
到了唐代,结拜金兰就更为讲究了。明清时期,在文人官吏之间渐渐形成一套祭祀换帖仪式。结拜时每人都要书写一份书面文契,通常用红纸数折为信封大小。至清末民初,豫西地区战乱不断,匪患严重,一方面土匪入伙前往往要结拜金兰,另一方面百姓为了抱团御匪,也要结拜兄弟,以壮胆量。
豫西土匪结拜金兰,为了不辱没祖宗,大多不写祖宗三代的姓名,不在祖宗牌位前焚香,而要在关公神像前祭拜,寓意要动刀动枪闹出点动静。而普通百姓之间结拜,旨在加强友谊,大多简化仪式,一般不用换帖,互相通报姓名、年龄后便以兄弟相称。
民国时期,商家为满足民间结拜所需,专门印制有金兰谱,制作相当精美,填写时非常方便,便于随时购买、交换和收藏。洛阳解放前后,豫西男子结拜现象已比较少见,但在一些农村,妇女之间还有结拜“干姊妹”的。可见义结金兰不单单限于男子。
女子结拜的金兰谱也有格式,一般开头这样写道:“盖闻诗歌伐木,足征求友之殷;易卜断金,早见知交之笃。是以璇闺绣闼,既声气之互通;蠹间鸡窗,亦观摩之相得……某某等风前待月,花里闭门,或咏絮吟诗,才夸夫道韫;或辑书著史,技擅于班昭……气凛风霜,勿效桃花之轻薄;床联风雨,宜矢松柏之坚贞……数株之栀子同心,九畹之芝兰结契,对神明而永誓,愿休戚之相关。”接下来各人也要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