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0-08/12/1281553148359B01B812C003_b.jpg) | 为小孔雀防疫。 |
![](../../../images/2010-08/12/1281553148359B01B812C004_b.jpg) | “晾蛋”。 |
![](../../../images/2010-08/12/1281553148359B01B812C005_b.jpg) | 为孵化室消毒。 |
![](../../../images/2010-08/12/1281553148359B01B812C006_b.jpg) | 小孔雀破壳而出。 |
|
在王城动物园的孔雀繁殖场里,有个叫王蒙的年轻人,他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就到王城动物园负责孔雀的饲养繁殖。现在,公园里展出的孔雀,基本上都是在他的照看下孵化的,同事们因此亲切地称他为洛阳“孔雀哥”。
每年3月底到8月是孔雀的繁殖季节,这段时间,王蒙一天24小时都不能离开孵化室,三顿饭都是在孵化室内吃的。孵化期间,孵化室被厚厚的窗帘裹得严严实实,孔雀蛋都放在孵化器里,孵化器的温度保持在36℃~38℃。温度高于42℃时,蛋内的胚胎会坏死;温度低了,胚胎会发育迟缓。由于室温较高,一天下来,他身上的衣服不知湿过多少遍。
每天晚上,王蒙还得“晾蛋”,就是将孔雀蛋拿出孵化器透气。“晾蛋”时要把孔雀蛋放在强光下照射,如果蛋体透亮,就是没有精子的“白蛋”,就要挑出来。
怎样才能既通风,又不冻坏蛋内的胚胎呢?王蒙有个“小诀窍”——将蛋紧贴在眼皮上,眼皮对温度最敏感,如果觉得不冷不热,说明恰到好处。
王蒙说,洛阳“孔雀哥”可不好当,这几年因为要孵化孔雀,他不能像同龄人一样逛街、看电影,更没时间谈恋爱,好几个女朋友都和他拜拜了,但他依然很喜欢这份工作。“孵化孔雀时,最激动人心的是什么?是孔雀破壳而出的瞬间!孔雀啄壳的声音,比什么音乐都美……”
记者 赵朝军 实习生 郑璐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