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嫌疑人在指认现场。
| |
借机到乡村踩点,发现谁家锁着门,谁家门前长了草,便连夜翻墙入院,偷走人家的粮食……可是,两名窃贼咋也没想到,他们不小心留在作案现场的一件夹克衫,成为了破案的重要线索。
多户人家小麦被盗
“俺们家两年的小麦,都放在这儿……”一户被盗人家称,他家的被子都被小偷撕烂了,用来捆扎装满小麦的编织袋。这户人家,只是众多小麦被盗人家中的一家。
7月27日,横水镇红光村农民李国营家被盗,2000多公斤小麦全没了;7月31日,该镇寒亮村盛怀林家被盗,丢失2500公斤小麦。
损失更多的,要属该镇会瀍村的高金轩家。高金轩在村里承包了几亩耕地,因为儿子在郑州工作,高金轩便把粮食存放在儿子家。就在8月2日凌晨,5000多公斤小麦全被偷走了……
案发现场留有破绽
接到报案,警方迅速展开侦查。
据横水派出所办案民警高冬冬讲,犯罪分子在红光村作案时,曾从这户人家中盗走多个编织袋;在姚凹村的案发现场,民警发现了一模一样的编织袋,上面有“金谷园”、“新安县种子公司”字样。
更关键的是,在勘查会瀍村的案发现场时,民警发现了一件脏兮兮的夹克。进行走访后,民警推断这件夹克很可能是嫌疑人忘在现场的。后来,他们又在夹克口袋中,发现了一个黄豆大小的纸团!纸团展开后,是一张长四五厘米、宽约一厘米的纸条,上面有几个模糊的字“包菜、茄瓜3元”,后面还有个人名“吴长安”。
眼前的情景,让办案民警一头雾水,这张纸条怎么解释?难道窃贼贩过菜?如果他们贩过菜,为啥又要留下名字?
一张字条牵出窃贼
随后,警方根据纸条上的内容展开调查。
办案民警杜冰峰说,去年横水镇也有村民麦子被盗,受害人曾沿着掉落的小麦,追到新安县境内,可惜未能发现窃贼。今年盗麦案件频发后,民警推测嫌犯可能就住在新安县境内。随后,他们通过人口信息系统,查询名叫“吴长安”的人,然而,目标被一一排除。
8月5日下午,办案民警在新安县仓头镇发现一个小麦收购摊点,大家随即询问该收购点人员,希望从中得到有效线索。
让民警惊喜的是,他们找对了人。当时,该收购点有一自称姓吴的男青年,他说负责收购小麦的是他的小叔“吴长安”。
“叫啥?”民警十分惊讶,马上追问道,男青年马上改了口。这时,联想到小纸条上的信息,民警觉得该收购点很可疑,随即对其进行了搜查,发现了多个与案发现场一样的编织袋。
随后,办案民警将该收购点的7名人员控制。经讯问得知,吴长安等人正在孟津县城一面粉厂出售小麦,民警随即将两人控制,并将近5000公斤小麦扣留。经审讯,两人对偷盗多户村民小麦一事供认不讳。
汗流浃背脱衣偷麦
经调查,吴长安、吴银虎是兄弟俩,商丘柘城人。他们平常经营一小麦收购点,还时常贩卖蔬菜。今年麦收后,他们就开着农用三轮车,拉着西瓜到乡里换小麦,并趁机进行踩点,随后找机会偷窃。
那么,衣服和字条咋解释?
据吴长安交代,他们在会瀍村一户人家作案时,由于偷盗的麦子较多,很快,他就汗流浃背,便把衣服脱去;偷完小麦后很累,他们慌张离开,把衣服忘在了现场。
至于小纸条,那是吴长安一次贩菜时,厨师让其开张收据好报销,但后来,厨师嫌菜不好不买了,吴长安顺手将纸条搓成团,随手装进了夹克兜里。
(文中涉案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