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8版:军情·瞭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俄在阿部署S-300 “一箭双雕”
韩国计划裁减百名将官
杨靖宇: 林海雪原写忠魂
抗战记忆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8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抗日名将
杨靖宇: 林海雪原写忠魂
  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河南省确山县人。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东北,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6年6月,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打得敌人心惊胆战。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血性语录  

  “我是中国人哪,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背景:1940年2月,经过多日只身苦战后,饥寒交迫、衣衫褴褛的杨靖宇将军在濛江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遇到了四个砍柴的村民,有村民劝杨投降,杨作出上述回答。

  

  “卑军守土有责,尺地寸草,不得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

  蔡廷锴(1892~1968,广东罗定人,时任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如上通电,十九路军全军三万官兵奋起反抗日军七八万人的猛攻,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与敌血战33天,死伤约万人。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