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2版:三彩风·随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足球圣经
剪 报
夜宴的冷酷与温情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8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闲读偶记>>>
夜宴的冷酷与温情
□郭晓辉
  凤凰卫视评论员石齐平曾感慨,如今的宴会多是“酒逢千杯知己少”。酒桌上的热闹,好比华尔街股市,是虚假繁荣。
  凤凰卫视评论员石齐平曾感慨,如今的宴会多是“酒逢千杯知己少”。酒桌上的热闹,好比华尔街股市,是虚假繁荣。他一语道出了时代的苦闷。

  的确,宴会,尤其是夜宴,似乎应与温馨、浪漫、爱情、友谊这些明媚的词语为伴,“烛光晚餐”更是浪漫的代名词。然而纵观人类历史上闻名的夜宴,却往往是温情与冷酷交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

  有两幅传世名画,描绘的恰好都是夜宴的场景。夜宴时觥筹交错,人声鼎沸,烛光闪亮,而宴席主人的心情却阴沉悲凉,一如窗外沉沉的夜。

  第一幅画,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逾越节的晚上,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耶稣替门徒洗完脚后非常悲伤地宣布:“你们中有一人要出卖我。”门徒们非常忧伤,一个个地问:“主啊,不是我吧?”唯有坐在耶稣右侧的叛徒犹大惊慌地把身子往后倾,一手抓着出卖耶稣获得的银币,脸部显得异常阴暗。

  耶稣对犹大表现出了超强的忍耐,在他两次与祭司立约卖主之后仍给他悔改的机会。可惜,犹大在罪恶被揭露之后,反而更坚定地走上了背叛之路。夜宴上,犹大表现出的人性之恶和顽固不化令人憎恶慨叹。

  第二幅画,是中国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是五代时期的北方人,文章及书画名噪一时。其父因事被诛,韩熙载投奔南唐,深受中主李璟信任。后主李煜继位后,对北方来的官员猜忌陷害。韩熙载为求自保,装作奢侈腐化、醉生梦死,表明没有政治野心。

  李煜仍不放心,就派宫廷画家顾闳中到韩府窥探,命他把看到的东西画下来。韩熙载大智若愚,故意来了一场醉生梦死的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夜宴过程默记心中,回去后即刻作画复命。李煜看过此画,暂时放过了韩熙载。传世名画就这样诞生了。韩熙载夜宴的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含着韩熙载的恐惧和失望。

  而冯小刚的电影《夜宴》,更是围绕“夜宴”这一场景,把人生的种种悲剧表现到了极致。

  该电影改编自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故事背景却是中国古代。《夜宴》中,有求美人不得而空拥江山的帝王,有无心朝政却身不由己卷入争斗的王子,有天真无邪却被推上欲望巅峰的皇后,只是谁都没有预见毁灭一切的结局。而那些谋臣与死士,不管是忠心耿耿还是觊觎帝位,无论慷慨赴死还是明哲保身,都一样成为悲剧人物。此时的夜宴,演变成众生悲剧集中上演的舞台。

  看惯了夜宴上的惊心动魄或虚伪狡诈,我们更加期待夜宴回归到本真状态。理想中的夜宴应该是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描述的那样——“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果作诗不成,对不起,罚酒三杯。

  心目中的夜宴,更应该是安史之乱后,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在隐居老友卫八家享受到的粗酿野蔬——“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在这样的夜宴中大醉,即便有“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惆怅,也觉今生无憾了。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