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口令儿歌,新与旧相比较,新儿歌贴近时代,贴近儿童,难度较小,但缺少民俗味和趣味性;而旧儿歌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旧时的绕口令儿歌有个特点,短小精悍,比如:“墙上有一个钉儿,钉上挂一个瓶儿,瓶儿底下搁一个盆儿,瓶儿掉下来砸着盆儿,盆儿说你赔我盆儿底儿,瓶儿说你赔我瓶儿嘴儿。”
新绕口令儿歌则容量大、篇幅长:“屋里点一个灯,灯底下是个坑,坑上长棵葱,葱头上钉个钉,钉上挂只鹰,鹰脖里挂张弓。忽然刮了一阵风,刮灭了灯,刮平了坑,刮倒了葱,刮掉了钉,刮飞了鹰,带走了弓。” 这虽复杂得多,却比较好念,在练嘴皮子功夫上,新儿歌不如旧儿歌,新儿歌把句子伸展开了,理顺了,与传统儿歌相比,难度大大降低。
新绕口令儿歌降低了发音难度,这对儿童是有益的:“小猪扛锄头,吭哧吭哧走。小鸟唱枝头,小猪扭头瞅。锄头撞石头,石头砸猪头。小猪怨锄头。”这样的儿歌难度很小,只要认真对待,小孩子一般都能背诵,不会出现卡壳现象。
新绕口令儿歌善用对比手法来强化记忆。譬如《妞妞和牛牛》:“妞妞不爱吃肉,不爱吃豆,吃饭发愁,越来越瘦;牛牛又爱吃肉,又爱吃豆,吃饭不愁,壮得像牛。你是学妞妞还是学牛牛?”
新儿歌为了方便记忆,别出心裁,敢于创新,譬如《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时适’,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看,这儿歌想得多周到,就连怎样发音,怎样用舌头,舌头什么时候用力,什么时候伸直都要交代。但在同类儿歌中,旧儿歌就不会提供这样的“服务”,譬如过去也有专门练习“四”和“十”的绕口令:“树上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树下蹲着四十四头石狮子。树下四十四头石狮子,要吃树上四十四个涩柿子。树上四十四个涩柿子,不让树下四十四头石狮子,吃它们四十四个涩柿子。树下四十四头石狮子,偏要吃树上四十四个涩柿子。”
若要仔细研究,传统绕口令还是优点颇多:有形象、有趣味、有情节,这都是新绕口令所欠缺的。新绕口令缺少意境和意趣,更缺少民俗生活内容,有的只是为了练嘴皮子而练嘴皮子,譬如《化肥会挥发》:“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哎呀呀,这样的绕口令,不要也罢,能把人累死,别说背诵了,就是照着念一遍,也搞得上气不接下气。关键是绕口令中描绘的东西,一无情景设置,二无任何铺垫和过渡,上来就是“黑化肥”,纯粹是难为人。又如:“说你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别胡炖乱炖假充会炖看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
总的看,新旧绕口令儿歌各有优缺点:新儿歌贴近时代,难度相对小,但缺少民俗味和趣味性;旧儿歌生动形象,趣味盎然,但不尊重残疾朋友,遣词造句中“瞎子、瘸子”乱讲,毫无顾忌,这方面的例子真是很多:“南边来了个瘸子,担了一挑子茄子,手里拿着个碟子,不小心地上有个木橛子,那木橛子绊倒了瘸子,撒了茄子,砸了碟子。瘸子爬起来要捡茄子,北边来个醉老爷子,腰里掖着烟袋锅子,过来要买瘸子的茄子,瘸子不乐意卖给醉老爷子茄子,老爷子一生气抢了瘸子的茄子,瘸子拔起橛子追老爷子:快给我茄子!不给我茄子,招呼我手里的橛子……”
若要给新旧绕口令儿歌打分,我还是要给旧儿歌打高分,因为儿歌总要讲艺术性,总要刻画形象,旧儿歌这方面成绩突出,透着浓浓的民俗味:“正月里,正月正,姐妹二人去看灯,大姑娘名叫粉红女,二姑娘名叫女粉红。粉红女身穿一件粉红袄,女粉红身穿一件袄粉红。粉红女怀抱一瓶粉红酒,女粉红怀抱一瓶酒粉红。姐俩找了个无人处,推杯换盏饮刘伶。女粉红喝了粉红女的粉红酒,粉红女喝了女粉红的酒粉红。粉红女喝了一个酩酊醉,女粉红喝了一个醉酩酊。女粉红揪着粉红女就打,粉红女揪着女粉红就拧,女粉红撕了粉红女的粉红袄,粉红女就撕了女粉红的袄粉红。姐妹打罢落下手,自己买线自己缝。粉红女买了一条粉红线,女粉红买了一条线粉红,粉红女缝缝缝缝粉红袄,女粉红缝缝缝缝袄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