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牟家和 王国宇 |
|
茶楼的营业时间每天都在 15个小时以上。李嘉诚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去上班,万家灯火时才能回到家中。白天,茶楼的茶客不多时,其他的大伙计可以暂时休息休息,但是李嘉诚是地位最卑下的堂仔,他必须时刻呆在茶楼的大堂里,随时准备伺候客人。
茶楼是个小社会,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他们虽与李嘉诚脑海里的那些古代圣贤相去甚远,但一个个都是这么的实在、鲜活。他们或贫或富,或豪放或沉稳。也许是泡在书堆里太久的缘故,李嘉诚对茶楼的人和事,有一种特别的新鲜感。他会从某一茶客的衣着、举止、言谈中揣测其籍贯、职业、财富、性格,由此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这对他日后从事推销工作大有裨益。李嘉诚尤其喜欢听茶客们谈古论今,散布小道消息,他从中了解了社会和世界的许多事情,很多事是他过去在家庭、在学校,从来没有听到的。很多说法,与先父和书本灌输的圣贤理法,甚至大相径庭。李嘉诚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错综复杂,异彩纷呈。他的思维不再单纯得如一张白纸。因为先父的训言刻骨铭心,李嘉诚并没有在纷纭变幻的世界中迷失自我。如果说,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相去甚远,那么,成为商界巨子的李嘉诚,却能将这两者很好地结合为一体。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他体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传统美德,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父亲留下的那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有一次,李嘉诚听几个客人谈话听得入了迷,竟忘了为客人续水。他听到大伙计的召唤,慌忙间将滚烫的开水洒到了一位茶客的裤脚上。李嘉诚吓呆了,面色惨白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老板见状急忙跑过来,刚要责骂李嘉诚,但被好心的茶客劝解了。这是李嘉诚一生面临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饭碗危机”。
1950年, 22岁的李嘉诚筹措了 5万港元,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工厂——长江塑胶厂,从此迈上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 与所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李嘉诚在创业之初,也同样举步维艰。由于第一批招聘来的工人大多是“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对于塑胶制造自然是一无所知的。于是,李嘉诚既当老板,又当师傅,从机器安装、调试,直到出产品,都是他带领工人一道完成的。李嘉诚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那时他把自己“埋”进了长江厂,吃住都在厂里,李嘉诚身兼老板、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数职,十分辛苦,可是他却总是带给人精力旺盛、生气勃勃之感,这一切自然也是源于他的远大抱负和顽强意志的支撑。
李嘉诚是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他创办长江塑胶厂,作为新兴产业,长江厂订单源源不断,他自己都没想到投产后会这么顺利,简直就是一帆风顺。
“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再加上灵活的商业头脑,使得李嘉诚的事业顺风顺水,这让年轻的李嘉诚更加信心满满、春风得意。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初尝成功的喜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灭顶之灾!
由于看到之前承接的订单赚到了不少钱,李嘉诚开始急切地去收购那些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扩大长江的生产规模。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长江厂开始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甚至面临日益严重的亏损。
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不过关,没有了信誉,企业就必定要遭受退货赔款的损失,企业的生命力就会逐渐损耗殆尽。此时,塑胶制品已经过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年景,用户对产品的款式和质量越来越挑剔。塑胶工厂日益增多,竞争自然也日益激烈。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粗劣的产品必然会被逐出市场。然而,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越来越严重的次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