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锐复原的地动仪图解
(资料图片) | |
《后汉书》中对候风地动仪的记载,虽然只是一段不足两百字的文字,却引发了中外学者对它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
争议探索从未中断
我市地震局有关工作人员说,候风地动仪是在哪个朝代失传的至今尚无考证。
北齐信都芳的《器准》、隋初临孝恭的《地动铜仪径》,对地动仪的图式和制法都曾有过研究,但这两本书相继亡佚。
随后,宋代江少虞,元代周密,清代倪正、文廷式等人的探索均因缺乏地震学知识,未能对候风地动仪加以科学的阐释,张衡当年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从结构、原理到外形就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近代最早的候风地动仪复原研究者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官吏服部一三,他仅对地动仪的外形进行了复原,并存在一些错误,但在推广宣传我国张衡的发明创造上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876年,英国地震学家米伦通过长期对地动仪的揣摩研究,提出了地动仪应具有惯性及摆作用的科学性。尽管他复原的地动仪与史料记载仍有较大偏差,但是,他在发现地动仪基本原理上作出了贡献。
2002年起,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冯锐为负责人的研究小组,开始了对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2004年7月开始与河南博物院合作,2005年,采用悬垂摆原理设计制造出一个新的“张衡地动仪”模型。
民间兴起研究热潮
除了学者的研究,民间对复原地动仪的热情也很高,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再度引发了复原地动仪的热潮。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09年,陕西省宝鸡市的文物科技青年于安君等通过精心考证各种典籍史料,分析研究诸多复原实践,并进行对比研究,复制了候风地动仪,内部结构科学,符合史载文字,具有很好的方向测震演示功能,显示了可能逼近历史真实的独到之处。
此外,汶川地震发生时,在张衡故里河南省南阳市,吴迪父子历经6年复制的张衡精铜候风地动仪西南方向的龙口里的珠子落入蛙口。据称,这是他们复制出的地动仪首次对自然地震作出敏感反应。
我们通过查询有关文物考古资料发现,地动仪自诞生之日起,对它的研究和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尽管研究方式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地动仪是真实存在过的。
张衡是地震灾害研究的先驱
我市地震局工作人员说,东汉时期,中原一带经常发生地震,据史书记载,从公元92年到139年,京城洛阳等地先后发生过20次地震,其中6次破坏性较大。
当时,人们对地震的认识远未达到实现理论性突破的地步,直到后来,有人发现地震时会产生不同辐射波,人们对地震的认识才获得实质性突破。
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应是我国古人对地震灾害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并未达到能够预测地震何时何地发生的程度;而且至今,尚未有技术表明能够完全准确预测地震。
张衡应是世界上最早探索、尝试预测地震,对地震灾害进行研究的先驱,有史料作证。
地动仪的历史意义不容抹杀
市地震局工作人员说,网友将现在的地震监测仪器与东汉时期的地动仪相比较,认为地动仪比现有的监测仪器更早预测地震,这存在认识误区。
他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应是一种震后监测的仪器,只能对震后大体方位进行反应。另外,也可能是发生地震时,人体对地震震动幅度不够敏感,而这样的仪器却可感知并反应出来。
现在人们所使用的地震监测仪器,不仅能很快监测到震源,而且对震级、影响范围都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因此,对地动仪的复原与研究,作用仅限于学术层面,它对现代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实质作用。
但是,地动仪确实是为监测地震而发明,是古人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对地震灾害的最初探索、研究,是在地震监测领域点燃的第一支火把,其象征意义和历史意义不容抹杀。
本组稿件采写 记者 陈小伟 张喜逢 孟国庆 见习记者 高亚恒 李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