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衡 | |
那么,引发争议的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地动仪到底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它为什么会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它的形象为什么能进入中小学教材?
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中国历史文物》编辑部副研究馆员、洛阳人霍宏伟。
王振铎准备复原地动仪
霍宏伟说,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地动仪是由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复原制作的。
王振铎是我国知名的博物馆学家、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
1934年,还是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的学生王振铎就产生了复原史书中记载的“候风地动仪”的念头。
王振铎认真地研究了史书的记载,并于1936年在第20期《燕京学报》上发表了《汉张衡候风地动仪造法之推测》一文,并手绘了一套内外结构图样做论文的配图。
在这套图纸中,王振铎按照《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形似酒樽”的记载设计了地动仪的外形。
这次复原工作,也成为王振铎成长为博物馆学家和古代科技史学家的起点。
之后,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对“候风地动仪”的复原工作被迫中止。
复原地动仪向新中国献礼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振铎成为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
为了弘扬中国古代灿烂文化,国家要求博物馆复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器物供陈列和宣传之用。王振铎接到的任务中,包括“四大发明”中的司南和地动仪等。
这一次,王振铎结合自己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结果,用了一年时间,于1951年设计并复原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
张衡地动仪的复原之作一经推出就受到空前关注,肩负着古代科技研究和中华文明推广普及的任务,随后被收藏进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
复原的地动仪影响了几代人
最早报道张衡地动仪复原成功这一消息的是1952年4月号的《人民画报》。画报以“伟大的祖国古代科学发明地动仪”为题,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向读者讲解地动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95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主题为“伟大的发明”的特种邮票。邮票一共四枚,其中特74-1是司南、特74-2是张衡地动仪、特74-3是记里鼓车、特74-4是浑天仪。
后来,地动仪被编写进全国中小学教科书,地动仪的形象由此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后历次修订的教科书中,不再提地动仪是后人根据文献和自己的理解复原的。
王振铎设计复原的地动仪不仅进入中小学教科书,并成为许多地方博物馆乃至中国地震局的标志。它还担负起对外交流的使命:半个多世纪里,它多次走出国门,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被展出。
地动仪从诞生就被质疑
霍宏伟说,虽然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影响很大,但从它诞生之日起,国内外学界对其的质疑声就没有停止过。
他说,质疑一部分是针对地动仪的外观:史书记载其“形似酒樽”,复原的地动仪上大下小,不符合汉代酒樽上小下大的形状;地动仪上龙的形状更像明清时期的龙而不是汉时的龙;承接铜丸的蟾蜍是否与地动仪“连体”等。
更多的质疑则集中在其内部结构,也就是它的工作原理。因为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早已失传,史料上对地动仪内部结构的记载也少得可怜,但对其神奇效果却不吝溢美之词。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远远达不到史料中记载的效果。
据称,1988年,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在日本奈良展出,中方解说员在向日本观众讲解地动仪工作原理时,需用手中木棍捅一下,龙口中的铜丸才会掉到蟾蜍的口中。
但霍宏伟表示,对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的形状及实用效果,正史上有明确的记载,并且有相关史料进行印证,因此,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学界也早有定论,不能因为对复原模型存在争议,就否定“候风地动仪”代表的科技成就,甚至怀疑地动仪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