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姓是目前中国第七大姓氏,约有31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48%。
在洛阳一带,黄姓的影响主要在民间。
我到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采访,发现这里有个“黄大王庙”,原以为是什么山大王庙,可进去一看,才知黄大王指的是黄守才。他生于明万历年间,死于清康熙初年,是明末清初很有名的治水专家。
原来这“大王”二字是农民对他的神化和尊称。这个黄守才就是王庄人,这个庄上有500多人姓黄。当年李自成打洛阳时,百姓外逃的很多。黄大王识水道,让船工数十人,在黄河上不停往北岸渡人。无奈人多船少,眼看李自成大军越来越近了,南岸还有上万人没有过河,情急之下,黄大王折下一捆柳枝,蹚入河中,从南岸到北岸,一路走一路插,让大家顺着柳枝走,果然一路水浅,上万人都过了河。
由于黄姓善于宣传族中名人,黄姓名人故事就流传较广。著名的《二十四孝图》中就有“汉黄香扇枕温衾”故事,说的是东汉黄香,刚刚9岁,母亲就死了,这使其更加珍惜亲情,尽心服侍父亲。夏日天热,为了让父亲睡得安稳,黄香用扇子将父亲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寒冷,黄香又先钻进被窝,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热被褥。
说起黄姓起源,大约有三支。
第一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
传说伯益的后裔有十四支,即徐氏、郯氏、莒氏、 黄氏、江氏等,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建立黄国。
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争。公元前648年,楚国找了一个借口,发兵把黄国灭掉了。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都姓黄。
有读者问:为什么以国为姓的姓氏,都是在国家被人家灭掉后,才开始正式以国为姓呢?其实道理简单:这表明了一种反抗,你虽强大,能灭我国,但不能灭我种,我要用姓氏来纪念国家,保留生生不息的根苗。
第二是出自少昊之后。据有关文献记载:少昊的裔孙叫昧,任水官,生了两个儿子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被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遗民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黄姓非常能治水,从伯益、台骀到明清时期的黄大王,一脉相承,功莫大焉。
第三是由其他姓氏改为黄姓的。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另外,回族中的少数蒲姓也有改姓黄的。
黄姓人的迁徙可谓悲壮,他们从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灭掉后,就开始逃往各地,其中一小部分逃到河南中部,大批的则被强迫迁到楚国腹地,定居于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这些地名皆因黄姓的到来而产生。还有一支迁到江陵一带,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其中黄国贵族后裔黄歇,在楚考烈王时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汉代以后,黄姓流动更大,北迁的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的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晋代时大批迁居福建,促成福建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后又衍生了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四安黄氏等。
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形成一支黄姓。唐末五代时期,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南下入闽,壮大了福建黄姓。
宋元明600年间,黄姓人口迁徙方向都是向南,遍布江西、福建和两广,甚至一些黄姓迁居到越南、柬埔寨、泰国。
黄姓名人较多,《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613人:战国有春申君黄歇;西汉有丞相黄霸,东汉有著名孝子黄香,三国名将黄忠、黄盖;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宋朝文学家兼书法家黄庭坚;元代纺织家黄道婆、画家黄公望;明朝著名学者黄道周。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黄兴,当代人熟悉的大将黄克诚、画家黄宾虹等。黄姓最明显的氏族技能是擅长书画、音乐和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