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在父亲的土杂店里帮忙,一次他进了一种类似平底锅的货品,直径约20厘米,表面有粗糙的沙子。我好奇地问其用途,父亲说:“这是烙‘不翻儿’用的。”
“不翻儿”是洛阳土语,意即不翻饼,不翻汤应是因饼而得名。从父亲那里,我第一次知道了老洛阳的风味小吃不翻汤。
说来奇怪,这么多年了,尽管每次听说,我都要在心里不无遗憾地嘀咕一声“我还没喝过不翻汤呢”,却从没有刻意去寻找过它。也许潜意识里,我在期待着和它的一场不期而遇吧。
不翻汤最早是小贩挑着担子在街头叫卖。我想象着在某个寒风凛凛的黄昏,于行人稀少的街巷邂逅了心仪已久的不翻汤。那口感绵软的绿豆面薄饼,那酸辣爽口的肉汤,会温暖整个身心。还有昏黄的灯光、满脸忠厚的小贩以及汤碗蒸腾的热气共同氤氲出的那幅颇具民俗风味的画卷,想想都让人心醉。只是不翻汤不像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之类的,在洛阳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听说它只存在于老城。
有一首歌中唱道:“从来都不曾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当有人又一次提起不翻汤时,我深藏心底多年的愿望忽然变得无比迫切。既然邂逅不了,那就专程去寻找吧,于是不顾天色已晚,于冬日的傍晚直奔老城而去。
有人说,旧时洛阳的小吃,“三张一李”很有名,即吉氏胡同张世家的小锅不翻汤、马蹄街张长水家的馄饨、城隍庙门李金库家的豆腐汤、旧府洞张新有家的臭杂肝汤。我在传说中的吉氏胡同转了两圈,却遍寻不着张家的小锅不翻汤。民主街与中州路交叉口处据说有一家不翻汤做得很地道,还是传统的地摊,因天晚路远只好放弃,于是去往居业家园寻找不翻汤。
街两旁的灯已经亮起,路上行人脚步匆匆。瞪大了眼朝路两边店铺的招牌一一看去,还好,没多久,一家不翻汤的大字招牌就亲切地映入眼帘。
店堂装修简单,也有点儿陈旧,摆了五六张桌子。步入店门,右手墙壁上就有不翻汤的简介。不翻汤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关于不翻饼还有一则传说:话说康熙独自暗访民情,途经栾川县大洪沟,饥饿难当,见一老太正在烙饼,便上前讨要。老太说:“饼还未翻,不熟稍候。”康熙帝饥不择食,口中说道:“不翻不翻,救命要紧。”抓起饼便狼吞虎咽,感觉很好吃,便赐字“大救驾”,落款“玄烨”。这就是不翻饼得名的缘由。但我觉得这个传说杜撰的成分居多,倒是不翻饼得名于孟津小浪底渔民更真实可信些。修建小浪底水库前,当地有个八里胡同,是黄河中游最狭窄的一段,风大浪急,渔民常在此处翻船落水。为了讨个吉利,渔民们上船时带的干粮就是这种名为“不翻儿”的不翻即熟的薄饼。其实不说“翻”、“沉”等字眼,甚至吃鱼时不给鱼翻身的风俗,在其他地方的渔民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等我琢磨过“不翻儿”的来历之后,服务员终于吆喝着让去端汤了。碗不精致,是粗瓷的,却透着朴实。端在手里,韭菜的香气和胡椒的辛辣扑鼻而来。用筷子迫不及待向碗里一挑,想了若干年的“不翻儿”就和我面对面了。金黄色的薄饼入口绵、软、醇香,味道很好,只是太小,似乎还没完全品咂出味儿来就全下了肚。汤里除了绿油油的韭菜,还有肥肥的粉条、木耳、海带、虾皮、榨菜、鸡血等。汤由骨头熬成,油而不腻,含一口在嘴里,酸酸的、辣辣的,让人胃口大开。这一碗汤喝下来,头上冒汗全身暖,痛快淋漓。
不翻汤虽好,对习惯了大鱼大肉的男士来说却有点寡淡,若作为主食量也稍嫌不足。这家汤馆卖的有羊肉卷饼,但我以为不翻汤的绝配当数肉夹馍,馍里还得夹猪头肉。一边是猪头肉的油腻耐嚼,一边是不翻汤的酸辣利口,男士们当心满意足地大快朵颐了。女士通常饭量小,店家卖的有一块钱四张的饼馍,泡在汤里,软软的,也不失筋道,悠闲地吃喝着,那美味,确乎是寒冬不可多得的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