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在人为,境由心造。幸福是比出来的,能比出舒坦,比出得劲,比出安逸,那才是明白人。 |
|
生活中,老百姓其实很少提起“幸福”这个词。譬如我父亲,今年80多岁了,他总爱用“舒坦”这两个字来形容日子过得幸福。饭桌上,看着鸡鸭鱼肉一大桌菜,父亲抿一口酒,就开始重复他不知讲过多少遍的老话:过去,就是地主老财,逢年过节也弄不上这一桌菜,我活到16岁还不知肉是啥滋味,50岁之前就没吃过饱饭,现在,顿顿都有肉,想吃多少吃多少,这日子真是舒坦,我算是知足了。的确,过去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现在是想吃啥有啥,我父亲的幸福感是和过去比出来的。
小区门口有个修鞋匠老张,50多岁,他把幸福叫“得劲”。我每次去修鞋,都和他聊会儿天,发现他比我的幸福指数高得多,从来都是笑眯眯的,哼着家乡的豫剧。他因为腿有残疾,结婚晚,找的是个寡妇,带过来两个孩子,都在上学,老婆没有工作,靠捡破烂补贴家用。我总觉得他的生活很难与“幸福”二字挂钩,可是不,他嘴上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得劲”。孩子学习好,得奖了,他说“得劲”;老婆捡破烂多卖了一二十元钱,他说“得劲”;他揽的活多,生意不错,那就更是“得劲”,给人的感觉,他似乎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他常说,在老家,像他这样的残疾人,很难娶上媳妇,更过不上城里人的日子,他的幸福感是和他的乡亲们比出来的。
我装修房子时,认识一对农民工夫妇,姓阮,40来岁,四川绵阳人,专门铺地板砖,他们把幸福叫“安逸”。两口子的活干得好,价钱也公道,我这个楼的住户都争着请他们干活。他们也不租房子,干到哪里住到哪里,给我干活时,就住在我的房子里,一个简单的铺盖卷,一个电饭锅,自己买菜烧饭,每天都干到很晚。我和他们聊过几次,虽然他们操的是“川普”,一说快就难听懂,不过,我听他们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安逸”。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只要有活干,每个月都能挣上三四千元,比他们远在广东打工的几个弟弟挣得都多。“硬是安逸啊!”老阮最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幸福。老阮的幸福感是和自己的弟弟比出来的。
我悟出一个道理,幸福是比出来的,不幸福也是比出来的,关键是要找对比的对象。像我父亲,他感到幸福,是因为他和过去衣食无着的苦日子比,如果他硬要和那些终日吃山珍海味的大款比,那就不会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像修鞋匠老张,他感到幸福,是和老家那些娶不上媳妇的残疾人相比,如果他和城里那些来修鞋的主顾比,心理就很难平衡了。同样,农民工老阮的幸福,是同在广东打工的弟弟相比的结果,如果他和小区这些住户相比,那恐怕也不会有太好的心情。
反思自己,我虽然工作稳定,收入不菲,有房有车,但幸福感却不强,远不及鞋匠老张他们,就是因为我比的对象往往是比我强很多的人,收入、地位、房子、车子、孩子,本来都不错,可是与人一比,顿时就心灰意冷,觉得矮人一截,好像自己白活了。胡乱攀比,结果把幸福感比没了,这就是自寻烦恼。世界上不知还有多少人还在和我一样,身在福中不知福。
事在人为,境由心造。幸福是比出来的,能比出舒坦,比出“得劲”,比出安逸,那才是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