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2版:三彩风·随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来 兮
吾家有菜叫土豆
幸福是比出来的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异域见闻>>>
来 兮
——我眼中的中国留美学生
  一些人来了,一些人又回去了,“来兮”、“归去”,成为莘莘学子留学美国的缩影。
  □李显荣

  与改革开放同步,从1978年12月28日,中国向美国派出首批50名公费留学生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进一步放宽了留学政策,允许中国学生自费出国留学,30多年来,中国留学生的足迹已遍布全球109个国家,出国留学生总数逾百万,其中赴美学生最多。

  在美国探亲期间,我特意接触了或已工作、或正在学习、或回国后又来到美国的30多名中国留学生。这些远涉重洋、赴美留学的学子,他们向往经济发达的美国,既为稻粱谋,又为国家谋,或追求知识,或追逐金钱,或追寻自己的梦想,或寻找别样的人生,一些人来了,一些人又回去了,“来兮”、“归去”,成为莘莘学子留学美国的缩影。

  目前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中,最早来美国的绝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公派留学生,自费留学生极少。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学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公派的成了少数,许多名校毕业或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子,通过申请奖学金或自费来到美国,掀起了一波出国潮。10多年里,仅美国西北大学就吸纳中国留学生200多名。我所接触的留美学生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和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国内名校。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美国著名高校,成了中国优秀学子的聚集之地。我不禁感叹,清华、北大和其他中国名校,成了留美学生最大的“预科班”。上网一查,1909年美国人退还“庚子赔款”时建立的大学,名叫“留美预备部”,就是为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而建立的,到1912年,才改名为“清华学校”,直到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时,“留美预备部”这一称谓才成为历史。现在,国内著名大学设立的向世界各地高校输送学生的“预科班”就更多了。

  我所认识的中国留学生中,来美最长的有27年,最短的也有3年。他们当中有些人取得硕士学位后,学有所成,学有专长,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年薪4万至5万美元。尽管如此,他们在美国虽成为“白领阶层”,却也是“知识苦力”。因为美国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时时充满机遇、遍地都是珍宝的自由之都,有的留学生硕士毕业后,并没有现成的工作在等着他们,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到餐厅端盘子、当侍应生,就成了他们维持生计的首选。这时,他们是“劳工”,是“苦力”,收入很低。有的学生硕士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丢不下“身份”,便继续读博士,依靠微薄的奖学金来维持生活。有的学生为生活所逼,甚至丢下“身份”、放下“体面”,跑去做“蓝领”。我们在美国东部观光时,给我们当全程导游的隋先生就是这样。他到美国快20年了,一直从事导游这样的“苦力”活。有的留学生博士毕业后,若工作仍然不理想,便攻读博士后。这一切努力和奋斗,就是为将来的发展积蓄更大的能量。

  在我所认识的中国留学生中,有的拿到了绿卡,有的正在积极申请。无论拿到绿卡的还是没拿到绿卡的,大多数都是背着车子的债或房子的债。为支付银行贷款,他们早九晚五地工作,充当“高级打工仔”的角色,努力去维持一房、两车、三保险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由于阅历不深,他们一时还不能融入到美国企业的管理高层和社会上层;由于文化的差异,他们在短期内更难以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

  (请关注下篇《归去》)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