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这种倾听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随声附和。现在的孩子“精”得很,如果你不真诚,任何蛛丝马迹都会被他们察觉到。一旦发觉你的漫不经心和敷衍塞责,他们会非常扫兴,并拒绝与你保持亲近。
倾听中“必须认真”的自我暗示,来自我和学生在一起时,他们不时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这让我惊异和兴奋,进而不得不以学习者的身份面对他们。做老师的一旦以谦逊的姿态面对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不时地再给点评论与支持,学生就会感到自信,把你当成最信任的朋友。
孩子特别希望有人和他在一起,陪伴他,听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把握他的成长节奏,找准他的脚印“踩”在哪儿,唯有如此,你才能够准确地去引导他。
听孩子说,就是帮助他把内心真正的诉求整理并呈现出来,进而让他更清晰、正确地认识自我。所以,倾听是一种智慧。
去年,珂欣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大学。在此之前,她因为在学校受到同伴攻击,产生了校园恐惧,曾经两年不上学。周围的老师、同学多以为这孩子“精神上有问题”,珂欣的妈妈也为孩子的状态感到痛苦万分。
第一次跟我坐在一起的时候,珂欣滔滔不绝地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似乎只是在“借用”我的耳朵。临走时,她说:“老师,你的眼神非常柔和、非常专注,我感谢你能理解我。说出这些话,我感到很舒服、很放松。”从此,每隔几天,珂欣就会找我诉说她的事情。
要说听着不累,那是假话。可是,面对孩子求助的眼神,恐怕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怠慢。每次听珂欣说话,我都要求自己打起精神,让她感觉我的在意。
开始,珂欣试图澄清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坏孩子”印象。她说:“老师,我虽然躲在家里不上学,可我的心一直在煎熬中挣扎。老师们都以为我是个意志薄弱的学生,可我只是为了不再给别人伤害我的机会呀!躲在家里,我常让自己的这一半和另一半说话,空间越来越狭小,我也越来越害怕,怕自己真的再也走不出去了……”从珂欣的话里,我们能够看出,她并非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孩子,而是一个极度缺乏自我又不甘心沉沦的孩子。
在帮助珂欣重新建立自我意识的同时,我借助珂欣的信任,和她的母亲配合,一起鼓励珂欣尝试报考她喜欢的艺术专业。其间无论珂欣是喜悦还是烦恼,都会和我说——说她的经历,说她的感受,说她的发现。每次,她都会说:“老师,跟你说完之后,我就会有新的动力。”其实,我没有给过她更多的建议,都是她在诉说的过程中自己不断地整理、概括,最后找到了方向。
一次,珂欣向我诉冤:“老师,我又和我妈闹起来了。我到学校找我妈,看见她在学校里和别的老师有说有笑,她们围在一起吃饭,好半天都没看见我,把我晾在一边……”
“在家里妈妈没来得及和你搭话,你也是这么激动吗?”
“不是的。恐怕我是太孤独了,我连妈妈也忌妒了。看到她在外面和许多人一起那么热闹,我马上会联想到自己没有那么多的伙伴可以聚在一起,心里会突然感到失落,莫名其妙地就会冲妈妈发火……唉,老师,我也真是不讲理啊!这关我妈什么事,我为什么要这样缠她?如果我自己有很多朋友,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忌妒我妈了?”
“是呀,冷静的时候,你是冰雪聪明的;任性的时候,你就拼命钻牛角尖,使劲折磨自己,又折磨你妈。想一想,回去该跟你妈说点啥?”
后来,珂欣的妈妈给我打电话:“我女儿的脸色由阴转晴,还知道跟我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