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认为,自己不管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他们好,所以会理直气壮地对孩子横加指责,同时也为自己的良苦用心不被理解而满腹委屈。其实,父母动机良好,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因为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的时间、方法、情境不恰当,愿望中的结果并不一定能实现。而很多父母正是因为忽视了过程和方法,结果造成了教育的失败。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外面下着雨,妈妈正在屋里拖地,孩子跑了进来,把脚上糊满了泥的鞋子脱下来,随意扔在刚拖过的地板上。妈妈急了:“哎呀,你怎么连这点儿常识都没有,脏死了!我刚拖过的地!你知不知道我拖地有多累?你看地板被你弄得有多脏?这个孩子真是的,一点事都不懂,从不知道心疼妈妈……”
你要是孩子,会怎么想?你首先反应过来的恐怕不是“我把地弄脏了,妈妈拖地很辛苦”,而是不耐烦:“妈妈怎么这么唠叨?就这么点事,她就这么急,这样没完没了地说,至于吗?”随后就会迸出:“行了行了,别说了好不好?”
妈妈更火了:“哎,你这孩子,说你不行啊?还不耐烦了……”接下去,一场争吵在所难免。妈妈辛苦又添堵,儿子委屈又压抑。
人的感情交流有“复制效应”,你急了、烦了,对方马上会受到感染,也会急、会烦。亲人之间,这种互相感染尤其不设防、不避讳。
如果妈妈不这么急,而是和颜悦色地说:“儿子,妈妈刚拖完地,别弄脏。你把鞋脱下来直接放到卫生间吧,这样好收拾……”听到妈妈这么说,儿子一定愿意照做,妈妈的目的就达到了,既不用生气也不用上火。而像前面那样情急之中的唠叨、抱怨,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伤感情,大家都惹一肚子气。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相对于动机,过程和方法更重要。在提建议时,你可以多采用商量的语气,少采用命令、抱怨的语气,这样更能使孩子听进去你的话。
如果做一下换位思考,就可能更易理解这样做的效果。
成年人走进社会,与人交往、沟通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你说话、办事明明出于好意,对方却没给予积极反应,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心平气和地跟对方再解释一下,力争让对方理解你。如果对方实在不接受,你就暂且放下,顺其自然,或等合适的机会再说。
同样的情况若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十有八九要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而且双方都是满腹委屈、愤愤不平。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人和人的亲密程度不一样,心态自然不一样,期望值也就不同。比如,你和朋友、同事、邻居的关系再亲密,也会在潜意识里留出一定空间。如果对方误解你,即使这误解不能马上消除,你也不会过于深究,不弄明白不罢休。成年人的争端更倾向于用理性来解决。
而对最爱的人(包括对孩子)则不然,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平日你为他付出了很多,在潜意识里,你会把他当成最亲密的人、应该理解你良苦用心的人,所以,他的误解或反对会使你不能容忍甚至伤心欲绝。
深究起来,其中有一定的传统意识,那就是:“我是你的父母,我为你操碎了心,你要孝敬父母,从报恩的角度你也应当体谅我、理解我。”这其中强调的其实是“情”,父母之所以会伤心,是因为这种“情”受到了伤害。
孩子在未成年的时候,特别羡慕成人之间的理性对话,认为理性是成熟的标志,盼望长辈能将自己当作成人那样尊重、交流,也能以理性与自己对话。这是孩子自然的社会学习过程,他对这种过程的态度非常郑重。如果父母一个劲儿地用情感要求孩子,在孩子看来,就是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而这会让他非常失望和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