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F13版:3·15消费福民特刊(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装修季 小心家装四大陷阱
陶瓷坐便器抽检
合格率仅为78%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下一篇4  
2011 年 3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装修季 小心家装四大陷阱
  (资料图片)
  家居装修还有一个别称——“遗憾工程”。现在正是装修的旺季,在装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陷阱,争取把自己家的装修遗憾降到最低。

  典型陷阱

  变相加价

  张氏夫妇买了新房,经过反复对比,两人选择了一家报价相对便宜的品牌家装公司。可一开工,夫妇俩却发现,工程实际用料远高于预算单,电线超了一倍,油漆多了一成,而这些用料都需额外埋单,让夫妇俩大呼上当。

  专家支招:仔细查看装修项目是否已全部纳入预算,签订合同时图纸跟预算要一致,必要时可在合同的预算清单中约定:“设计方案微调的情况下,允许实际用料与预算有5%的偏差,超过该范围拒绝付款。”

  典型陷阱

  抬高价格

  小罗准备装修,签单公司的设计师告诉他,公司可以代购材料,不仅质量好,还可拿到批发价。可之后,小罗却发现,设计师推荐的有些材料竟比商场还要贵。

  专家支招:有些设计师为拿回扣,以“方便客户而代购材料”的幌子,与经销商串通一气抬高价格。所以在听了设计师推荐后,不要盲目轻信,最好仔细地将其推荐的材料型号、价格等记录下来,到市场上考察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典型陷阱

  偷工减料

  俞先生签订装修合同时,注明墙面油漆得用品牌漆。但实际施工中,原本420元一桶的底漆被调包成了120元一桶的面漆。这种漆做底漆,既不防碱,又不防潮。完工入住后,俞先生家的墙面很快就起泡、剥落。此外,橱柜、衣柜等木制品与墙体交接面也因没做防潮处理开始发黑。

  专家支招:对于细节和隐蔽工程,业主在签订合同中要明确工艺处理要求,并现场监管。有条件的可聘请第三方监理,完工后请专业人士验收,莫让装修公司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典型陷阱

  不兑承诺

  新婚在即,黎先生与一家装修公司草签下装修合同,并口头约定:除基本硬装外,公司保证设计师一周到工地3次、免费搬运装修材料等等。但在施工中,黎先生发现,约定皆没兑现。由于合同中没有限制,黎先生只能吃哑巴亏。

  专家支招:签订正规合同文本,把“家庭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规范”写入合同。合同中尽量细化装修的具体要求,明确装修工期。        (妞妞)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