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这兄妹俩的眉眼,长得多像啊! |
|
昨晚7时许,经过两天多的长途奔波,田永辉随着丁建中平安抵达洛阳,直奔娇娇的病房,生平头一回见到了这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妹妹。
“妹妹别怕,哥哥来救你了!”田永辉心疼地拉住娇娇的手,性格有些内向的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无比坚定。
“贵州哥哥”也让人牵挂
自26日下午在许家坝镇中学作别以后,过去这两天,田亮给丁建中打了好多电话,又发来很多短信,不断询问:“你们走到哪里了?”“永辉在路上有无异常状况?”……话里话外,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田亮对田永辉的牵挂。
想想看,生重病的是一生下来就送出去的亲生女儿,去救人的是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亲生儿子,而他本人作为父亲又因为晕车而无法同去,田亮的内心该掀起何等的情感波澜!
牵挂着田永辉的还有一个人——河科大一附院血液内科病房里的娇娇。这个4岁多的小女孩已经知道自己有“两个爸爸”,还知道“贵州的爸爸”会让“贵州的哥哥”来洛阳救自己的命。
从丁建中这次起程去接田永辉开始,娇娇不时用妈妈的手机给丁建中打电话催问:“爸,你接到哥哥没有?快点带哥哥来!”
在田永辉来洛阳的路上,娇娇也打来好多电话。虽然兄妹俩从未见过面,且口音不通,但听到娇娇在电话里用稚嫩的声音喊自己“哥哥”,还用听不懂的洛阳话叽里呱啦地问这问那,田永辉很受用,脸上浮现出温情的微笑。
头回出远门,吐了五六回
从贵州到洛阳,对田永辉来说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旅程。27日乘车从思南县城赶赴贵阳市区,行程长达8个多小时,他一路强忍不适,但还是呕吐了五六回,脸色都变白了,让我们也一路跟着揪心。
田永辉晕车相当严重,这一点恐怕连田亮也没想到。田永辉说,他平常坐车不多,每次从学校回家,都是搭短途客车或坐父亲的摩托车,没晕过车;他坐车最远的一次就是去年到思南县城参加中考,也没晕车。“可能这次坐车时间太久了吧。”田永辉说,“没关系,我能坚持。”
这个生平头一回出远门的山区少年,沉默寡言,性情坚忍。他除了回答我们的提问,极少主动说话。在如此难受的晕车状况下,他还捧着一本英语课本在看。
我们从田永辉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上个月给他采集血样时,他才听父亲说起自己在洛阳还有个妹妹,非常诧异;知道自己要去洛阳救妹妹,他没有任何不乐意。他从照片里见过娇娇的样子,“觉得和妈妈长得很像”,“很想快点见到妹妹,帮助妹妹恢复健康”。
“妹妹别怕,哥哥来救你了!”
昨日下午4时许,丁建中带着有些疲惫的田永辉走出新郑国际机场。本报专程派来的采访车,已经提前赶到机场迎接他们。3个小时后,抵达河科大一附院,丁建中带着田永辉下了车,直奔娇娇的病房。
出乎我们的预料,兄妹俩见面后,反倒是田永辉先开口说话。
“妹妹。”田永辉连书包都没卸下来,上前拉住娇娇的手,轻声唤她。
“唉!”娇娇应了一声,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回头看着妈妈。妈妈鼓励她:“乖,快叫哥哥!”娇娇脆生生地喊了声:“哥哥!”
“唉!妹妹别怕,哥哥来救你了!”田永辉的表情带着些腼腆,但语气无比坚定。然后,他伸出手去抱娇娇,动作相当自然,就像去抱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妹妹。
病友们全都围过来看娇娇的“贵州哥哥”。只见田永辉从书包里取出一只玩具狗递给娇娇——这是昨日上午他在贵阳机场候机时给妹妹选的礼物。田永辉的实际年龄还不到17周岁,两兄妹刚好都属狗。这次来洛阳,田永辉连家都没来得及回一趟,就跟着丁建中匆匆动身了。谁也没想到,他一路上都在琢磨该给那个从没见过面的小妹妹带点什么礼物。
到此,娇娇的移植手术万事俱备,详细的治疗计划即将展开。这个横跨豫黔、用情与血书写的人间传奇,最终能否给娇娇带来新生?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文中直接当事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