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姓人口1200多万,为当今第23大姓,浙江、福建两省郑姓多。
洛阳一带的郑姓有两个特点:第一,族规森严,重视族谱;第二,与荥阳郑姓有关——洛阳市郊、偃师城关、伊川城关、栾川城关,皆有郑姓聚居地,荥阳郑氏为其前脉。
郑氏族谱“秘不示人”,人口繁衍多时,则依据旧家谱,修成新家谱,旧谱只留两部,密封于祠堂之内,其余全部销毁,以免外流或被不肖子孙售给他人。族谱上常有诫语:“若有不肖鬻谱卖宗,当由绅耆当众责罚,罚其不准入祠。”
这样做固然严谨,但家谱不便流传,尽管不断修谱、续谱,保存下来的仍然很少。郑姓家谱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新唐书·经籍志》收录的《荥阳郑氏家谱》。
关于郑姓起源,姓氏专家袁义达撰文称:第一支出自子姓。黄帝后裔契被封子姓,其后代汤建商朝,到商王武丁时,封其子为奠侯。奠(读zhèng)字和郑字古为一个字,奠国就是郑国,地处商都附近,即今濮阳西南,为防周人进攻,迁陕西华县附近。周灭商时,郑国也被灭,国人以郑为姓。周人把这些郑姓人再迁至渭水上游,在今宝鸡附近。子姓郑氏出现最早,至今约3200年。
第二支出自姜姓,乃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少子井叔于郑,让他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阳。西郑亡国后,国人遂姓郑,这支郑姓也有3000年历史。
第三支出自姬姓。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附近),史称郑桓公,桓公生武公。周幽王时,桓公见西周将亡,就将财产、部族迁至东虢,史称东郑。不久,西周都城镐京被外族攻破,桓公被杀。后几经征战,桓公之子郑武公即位,建立新郑(今河南新郑),国力渐强,后来衰落,被韩国灭掉,国人遂以国名为姓。这支郑姓有2800年历史。
由于洛阳郑姓与荥阳郑姓有关,须再详说荥阳郑氏。
这支郑姓,原为先秦时滞留荥阳的儒公之子宙公之后:宙公在韩灭郑时被俘,韩国人狡猾,为笼络郑国民心,封宙公之子于荥阳广武山,其子孙形成荥阳郑氏。荥阳郑姓一共出了9名宰相(略),6名状元(郑益、郑全济、郑澥、郑言、郑洪业、郑贻矩),8名驸马(郑敬言、郑孝义、郑万钧、郑潜曜、郑巽、郑沛、郑河、郑颢)。
荥阳郑姓是了不起的名门望族。
到汉代,郑姓人物已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如西汉名将卫青,实际上姓郑,叫郑青(其父为郑季),因随母姓,故以卫青闻名于世。他是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杰出将领,收复过西域和漠北之地。又如东汉时的郑玄是杰出经学家,创立“郑学”,连孔子的后代孔融都敬重他,特意在郑玄家乡高密县(位于今山东)设立“郑公乡”,又扩建其门闾以通车马,称之“通德门”。
这一时期的郑姓名人还有很多,文功武治,达到鼎盛。
此后,郑氏继续辉煌,并在西晋和北朝形成两个高峰。而郑姓的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当时“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族即为郑姓。至唐,郑姓进入又一轮显赫期,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命撰写《氏族志》,以定天下姓氏之尊卑,他以为李世民很开明,就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把著名姓氏山东崔姓定为第一,皇族李氏列为第二。谁知唐太宗不太开明,把他斥责一顿后,把皇族李姓定为第一等,外戚之姓定为第二等,然后把崔、郑等名姓氏列为第三等。即使这样,也形成了唐代李、崔、卢、郑、王五大姓,郑姓够荣幸了。
郑姓历史名人还有:郑国,战国时水利家,韩国人,入秦开凿灌溉渠,史称“郑国渠”。郑虔,荥阳郑氏后裔,唐朝学者、画家,尤以山水画见长,唐玄宗为其题字“郑虔三绝”。郑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郑光祖,元朝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倩女离魂》。郑和,本姓马,明代宦官,因功赐姓郑,曾率庞大舰队七下西洋。郑思肖,宋末元初著名画家,颇有个性,宋亡后,他画兰不画土,兰根无所依,以示亡国之恨。郑燮,也就是郑板桥,清朝文学家,善画兰竹,亦能诗文,书法独特,“扬州八怪”之一。郑成功,抗清名将,民族英雄,率军渡海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