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个老话题,不新鲜。有人戏称:减负减负,越减学生的负担越重。为何如此?因为学生是“弱势群体”,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不写!
别急,陕西省有了“减负新招”:小学高年级作业量超过1小时学生可拒写。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出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规定小学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小学高年级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对于超量的作业,学生有权拒绝写。同时,不能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
作业只是减负的一个指标,该办法还规定:课程不得赶超教学进度,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小学每学期只进行期末考试,保证学生每天能睡9小时,不得通过奥数班招学生。
与此同时,浙江省也在开展一场“减负风暴”。重点集中在中小学开设课程、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补课、规范考试管理、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规范招生秩序等六方面。该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天禄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虽是顽疾但并非绝症。他以湖州师范附小为例:这所小学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推行期中、期末免试制度,学生综合素质不但未下降,反而快速上升。
很多人对减负举双手赞成,但也担忧学生减负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减负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只要正确引导,只要给学生舞台,孩子们会给家长、给社会一个惊喜。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该市中学生汪亦乐发明的地沟油识别仪,引起广泛关注。去年,有关地沟油的新闻报道激起了汪亦乐的科研兴趣,她决定研制一种能识别地沟油的简易方法。她利用动物油、植物油凝固点不同的物理特性,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手持式地沟油识别仪。
同样给人惊喜的还有广东省佛山二中的三名高三学生。他们经过千次试验,研究出了一项抗农田污染技术——释能保氮土壤重塑,从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总决赛唯一的特别奖。
在高一的一次郊游中,热心环保的李颖欣、杨兆楠、陈婉玲发现,农田遭到化肥、农药的严重污染而板结,无法再种庄稼。三人萌发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个研究项目,解决农田污染问题。经过两年半时间,他们最终研制出由废弃物和共生菌群组成的土壤重塑基料,利用“释能保氮”独特方法,有效解救土壤板结,防止肥水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也许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只要合理安排时间,业余爱好根本不会影响学习。这是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赵舸的经验之谈。赵舸会变上百种魔术,刚学魔术时,他的父母很反对,担心影响他的学习。一开始他的成绩有所下降,后来他合理安排时间,成绩迅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