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人赏牡丹,鲜见记载;唐人赏牡丹却留有“底”,这便是牡丹诗,其中白居易写得最多。
唐代,牡丹繁盛起来。开元年间,长安、洛阳两地牡丹皆盛。当时洛阳有位花师名叫宋单父,善于种牡丹,他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很多颜色不同的牡丹,这是《龙城录》(又名《河东先生龙城录》)上记载的。当时长安、洛阳同为京城,在京城种植牡丹,不是为了药用或大批量贸易,而是为了观赏,这说明唐人爱花,更爱牡丹。
说唐人爱花,有什么证据呢?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看一看《唐诗分类大辞典》,在该书“花部”中,咏花诗一共有835首,103位诗人写过。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这样的大诗人,都写过咏花诗,其中白居易写得最多,共87首,可谓“花痴”。他一生歌咏过22种花,其中最长的一首诗有60句,300字;写牡丹的诗有数十首,其中最长的《牡丹芳》有47句,近300字。
可能有人要问了:白居易在一生中的哪个阶段最关注牡丹?
答案是他回洛阳定居时,最关注牡丹。《白居易与洛阳》一书中说,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53岁的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改授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秋天,他回到向往已久的洛阳,买了履道里故散骑常侍杨凭的宅院。他很喜欢洛阳,写诗说“老爱东都好寄身”,把洛阳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但仅仅过了一个冬天,次年3月,他又任苏州刺史。一年后,因坠马受伤和眼疾,他告假百日,假满后再次返回洛阳。不过,这次他在洛阳仍未停住脚,随后到长安又做了一年的秘书监、一年的刑部侍郎。
大和三年(公元829年),58岁的白居易再次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4月末,他回到履道里,写道:“驿吏引藤舆,家僮开竹扉。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眼下有衣食,耳边无是非。不论贫与富,饮水亦应肥。”这一次,他是“长归”,没再离开洛阳。
白居易为啥“老爱东都”,一直惦记着回到洛阳呢?原因有三:第一,他厌倦了朝中的“党争”,力求远祸以避害,洁身而自好。第二,洛阳也是京城,聚集着文人雅士,还有他的同僚旧友如裴度、牛僧孺、崔玄亮、刘禹锡等,这些人在洛阳都有住所。这里人文环境很好,洛南里坊,园林相连,花草繁盛,更有牡丹,是一个适合养老之地。第三,他早年就居住在洛阳,对这里有特殊的乡情、乡恋。他在诗文中常用“归洛”一词,说明他早就想回来了。
白居易写牡丹,留下许多好诗句,其中“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最有名的。这诗句平时被写在洛阳街头的公益广告牌上,每到四月,就会被人广为引用,出现在广播、电视、报纸上。
而这两句诗,就出自他的《牡丹芳》。由于种种原因,这首长诗以往被引用时,曾出现多处错误,今天我特意对照多个版本,予以修正并加以解读: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后面还有十余句,待会儿补上。
白居易写牡丹,很注意字词的准确性,别看他的诗老长老长的,但并不堆砌,《长恨歌》、《琵琶行》都有这个特点。他写这种长诗,在表现手法上有点儿像今天的报告文学,往往采用多种修辞手段,既汪洋恣肆大加渲染,也用新闻笔法,录入真人真事。
该诗的前面部分为了形容牡丹之美,几乎把世间纷繁美丽的意象都拿来比拟,让国色与霞光、灯海、树木等风物结合起来,多侧面状摹了牡丹之美。他还通过大胆夸张,巧妙拟人,使牡丹人格化,让牡丹百般妖娆,多姿多彩,时而娇羞,时而骄矜。其中提到的“卫公宅”、“西明寺”,都是真实人物、真实地点,而“贵公主”、“豪家郎”则是代指贵族阶层。
我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这两句,说明当时已有办法延长花期,手段和今天的差不多,也是为牡丹搭棚遮阴;而“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除了揭示欣赏牡丹的群体性外,还为后世点明了牡丹的花期。
这说明唐代牡丹的种植已经很有规模,而且有多个品种。因为若无大量的牡丹供白居易观察,他是写不出《牡丹芳》的。
这首诗最后写道: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今年瑞麦分两歧,君心独喜无人知。无人知,可叹息。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白居易写诗,向来都带思考,在说牡丹美之后,专门提醒人们别忘稼穑,表现了他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