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新华社
36岁的孙恒在北京“暂住”了12年,去北京之前他是河南开封四中的音乐教师。12年来,为了生存,他当过搬运工、推销员,不过他做得最多的工作还是当“歌手”,北京的地下通道和建筑工地是他主要的舞台。
2002年5月1日,孙恒和几个常在一起唱歌的工友成立打工青年艺术团。后来,孙恒又正式注册成立了“工友之家”,开始为打工群体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2004年,用唱片版税赚来的7万多元,“工友之家”在距北京市中心40多公里的皮村建起了打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小学”。从此,“工友之家”就开始为这里的各地打工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打工博物馆、打工艺术团、工友影院、新工人剧场、同心互惠商店、打工子弟学校,凡是外来务工人员有需求的地方,“工友之家”就会有所作为。在这里,外来务工人员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观赏电影大片;花上几块钱,就能买一件外套,置一些家庭用品。
现在,每天晚上都会有近200名外来务工者来到“工友之家”,在这里看书、打乒乓球、看电影,交流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除此之外,孙恒的艺术团还经常奔赴各个工地、工厂和社区,为外来务工者义务演出,至今演出已超过500场,观众超过20万人次。
现在的孙恒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流浪歌手,“工友之家”总干事、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团长等更多的工作需要他来承担。“不管生活如何变化,为劳动者歌唱,是我坚持不变的信念。”走下舞台的孙恒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