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天下粮仓与中原逐鹿
袁:卧雪清誉在,伊洛留余音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5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历代食品经营管理(2)
天下粮仓与中原逐鹿
□ 记者 孙钦良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储备关系国计民生,历朝都把它放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粮仓往往设在河南黄河南岸一线,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你关注古遗址,那么从郑州向西走,一直走到洛阳西部,会发现黄河南岸古代粮仓遗址甚多,其中较大的粮仓有:巩义境内的洛口仓(又名兴洛仓)、洛阳境内的回洛仓、洛阳城中的含嘉仓等。其中含嘉仓简直就是个城,有3个城门,东西南北都有城墙,总面积43万平方米,计有粮仓287座,粮窑40余座,规模很大。

  含嘉仓始建于隋,唐代进行了扩建,用以盛纳洛阳以东州县所缴的粮食。它历经隋、唐、北宋三朝,共“服役”500多年。

  那么,历朝历代为啥这么重视粮仓,或者说重视粮储建设呢?

  原来,古人的观念是“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见《魏书·李彪传》),意思是国库中的存粮若不够吃三年,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称为国家了。在“农业是国家命脉”的古代,粮食是维系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资,其重要作用有三:

  第一,国家储备粮食,可以平抑粮价,及时调控市场,这是仓储最基本的功能。从夏商开始,到宋代之前,历朝都城多在洛阳,所以河南境内的粮仓就很多。每当青黄不接或粮食歉收时,市场上粮价飞涨,政府就调出粮库内的五谷,及时投放于市,不致“谷贵伤民”;而当谷物丰收,粮价下跌时,政府又动用库帑来平价收购,不致“谷贱伤农”,对市场起到调节和稳定作用。

  第二,国家储备粮食,可赈灾与“备荒”,保持社会稳定。古代科技不发达,水利建设薄弱,而农业国家是最容易发生灾荒的,因此历代王朝都重视“备荒”。遇到大旱,或有水灾,饥民增加了,朝廷就开仓放粮,适时救济灾民,安定社会,维持统治。

  第三,除了“备荒”,还要“备战”,正所谓“深挖洞,广积粮”,为的是做好战争准备。在古代,粮食储备是战争的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基本常识。《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战役都围绕着“断粮道,截粮草”展开,而“得中原者得天下”,谁占据了河南地区,谁拥有了河南粮仓,谁就可能拥有天下。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譬如巩义境内的洛口仓处于洛河、黄河的交汇处,是隋代建成的大型粮仓,有3000个仓窖,每个仓窖能储粮100万斤,储存这么多粮食,就是为了打仗。

  隋末天下大乱,这个粮仓就成了影响天下大局的关键所在。当时瓦岗军全是农民,一路向洛阳攻来,其间遇到后勤供应困难,举步维艰,发生争执。但是,夺取洛口仓后,形势顿时好了起来:他们一面开仓放粮,慷慨救助饥民,一面用洛口仓的粮食换来大批马匹和武器,使队伍迅速发展,猛增至几十万人。后来,起义军干脆在洛口建立“大魏”政权,坐在“粮食堆”上与大隋王朝对峙。

  隋王朝就是因为失去了这个粮仓,从而失去了战机和民心,李渊、李世民等趁机建立了唐朝——谁拥有粮仓,谁就拥有天下,这充分诠释了“民以食为天”的古训。

  唐代统治者吸取了隋朝城外建仓、城内无粮的教训,把隋代洛阳城内的含嘉仓进行改造,扩建为唐代第一大粮仓。该粮仓紧挨着宫城,说啥时候进粮就啥时候进粮,说啥时候出粮就啥时候出粮,简便快捷,便于朝廷掌控。

  你也许会问:是不是只有隋唐两朝才建有这样的大粮仓呢?非也!粮食储备历史悠久,夏朝时已有仓储制度,商朝时更加注重储粮。偃师市商都西亳、鹤壁市淇县商都朝歌,都发现有商代粮仓遗址。前面已经说过,周代的仓储制度已趋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西汉王朝在营建新都长安时,第一批建设的工程不是豪华宫殿,而是名为太仓的粮仓。除太仓外,还建了甘泉仓、华仓、细柳仓,这些都是大粮仓。此外,西汉的郡、县两级还有常设之仓,边防部队也建粮仓。而汉宣帝时建立的常平仓制度,则成为后世历代沿用的仓储制度。

  隋唐运输主要走水路,当时河南水路发达,在中原建粮仓,舟船运输很方便。宋代以后,中原运河衰落,中原粮仓繁华不再;元明清三朝的战争多不在中原展开,也就看不见“中原逐鹿”了。不过,至今犹存的中原粮仓遗址,仍回荡着历史的回声……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