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红色遗迹 光辉旗帜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一座清代民居,道不尽的红色记忆
洛阳党史大事记
中国共产党 成立90周年大事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5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庄严的宣誓声和嘹亮的歌声昨日回荡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内
一座清代民居,道不尽的红色记忆
□记者 马菁华/文 张光辉/图
  救亡室内高唱红歌。
  洛八办工作人员使用过的土造手枪。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外景
  老城区南关有一座坐南向北的清代庭院式建筑。它古朴典雅,宁静幽邃,现今是我市重要的革命遗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又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从建成至今,180多年历史流转,这座清代院落完成了从民居到红色枢纽再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变化,一砖一瓦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它所亲历的一切。

  ■感言

  洛八办纪念馆馆长邢其禄: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挖掘历史资源,弘扬革命传统,增强教育功能,更好服务社会。

  洛八办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沈建平:追寻红色记忆,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八办精神,打造文明景区。

  洛八办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刘纯凯:牢记入党誓言,永葆旗帜风采,加强思想修养,促进科学发展。

  洛八办纪念馆监控中心主任刘树轩:身处革命旧址,思想得到洗礼,继承革命传统,争创最佳业绩。

  ▲▲ 洛八办纪念馆里,一次特殊的党员活动

  昨日11时许,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刘少奇住室”外的院落里,一群党员正在重温入党誓词。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洛八办的工作人员。站在刘少奇同志曾经于冬夜修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住室外重温誓词,更是让每一名党员都激动不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高亢的歌声随后在救亡室内响起。就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同志曾作过报告。

  庄严的宣誓声,激动人心的歌声,在这座始建于清代的院落上空久久飘扬,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 从清代民居到“红色枢纽”

  走进洛八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院子和一口古旧的水井。这座声名显赫的红色遗址,最初是清末洛阳四大家族之一、南关庄氏富豪的宅院。

  乾隆三年(1738年),一户庄姓人家从河北迁至洛阳经商。因为产品好、讲信誉,他们很快富有起来。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了纪念家族迁洛百年,庄家建了一座新宅院。这座宅院中间为正院,东西各有套院,灰砖青瓦,典雅古朴。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庄家迁至北京,将院落卖给做车马行生意的吕欣然。1930年,国民党军队以“贩卖违禁品”为名杀害吕欣然,其家产被查没,房屋充公。

  1938年11月,八路军在洛阳建立了通讯处,后改为办事处,负责人为刘向三。当时洛阳为国统区,但这是我党我军设立的一个公开合法的办事机构,也是全国坚持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办事处之一,被誉为“红色枢纽”。

  ▲▲ 成立3年半,它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

  洛八办成立时,抗战形势严峻。按照洛阳所处的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机要秘书、地下党员赵荣声的说法,当时的洛阳是中国北方地区未沦陷的最大城市。

  由于洛阳地处中原腹地,经过刘向三、刘子久、袁晓轩3位在此主持工作的处长的努力,洛八办逐步成为延安、晋东南根据地与豫皖苏边区之间物资、人员来往的中转站和落脚点。同时,洛八办还开设“党员干部游击训练班”,主要教授军事课程。另外,洛八办还在一战区内联络、掩护和帮助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搜集情报。据悉,通过洛八办介绍,拥护革命并远赴延安或其他苏区的热血青年就有1400多人。

  作为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的办事机构,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洛八办的工作非常重视。设立洛八办时,彭德怀同志曾持毛主席的亲笔信,来到洛阳和卫立煌进行谈判。1939年9月,刘少奇同志亲临洛八办指导工作,并同卫立煌会晤,协商统战事宜。朱德、彭德怀同志也都曾到洛八办视察工作,解决有关问题。

  1942年,国共两党关系恶化,蒋鼎文就任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长官后,洛八办被迫撤销。

  ▲▲ 新时期,红色遗址继续弘扬红色精神

  时间走到了1971年。居住在这个大院里的老百姓在给院中的水井清理污泥时,发现了军用工具、证章、枪械部件等。原来,当年工作人员在撤退之时,曾将一些物品投入这一水井。这次清淤工作,将辉煌的历史再次拉回到洛阳人的面前。

  1985年4月,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建馆。这座历经近200年风雨的院落,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

  “这座院落拥有的不仅仅是文物、历史,更重要的是从那段革命岁月中流传下来的红色精神。”昨日,洛八办业务部主任王志军说道。经过20余年的发展,洛八办已经成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大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等。超过400余万人曾经来到这里追寻红色记忆、接受革命教育。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弘扬着革命传统和红色精神。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