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孙钦良
洛阳地区历经战乱,本地住户被杀和逃亡者甚多,到了明初,据说洛阳周边每平方公里仅有居民2人。地广人稀,田地无人耕种,怎么办?明朝皇帝想出一个办法:以不间断的移民来充实河南人口。已经荒芜的中原大地,这才陆续有了诸多移民,增加了不少姓氏。今天的中原人被问起来源时,多谓“若问我家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对,因为这不是从根上说起,而是从半路寻源。
譬如于姓一脉,本就起源于河南,但历代战争打来打去,把大家都打跑了,有迁往山东的,也有迁往山西的。其中迁往山西洪洞县的一支到明朝又迁回河南,这叫回老家,不叫迁新址。
现在想想,大明王朝是很讲“实事求是”的。比如,山西省紧挨着河南省,河南省的人口特别少,山西省的人口有“富余”,就让山西人往河南这块土地上迁居,确实是合情合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如今洛阳的于姓有一些是唐朝以前就在此居住的,这是于姓的骄傲:于姓不畏战争,有意扎根在洛阳,不愿轻易挪动,气质上有股子犟劲儿!在这方面,明朝大臣于谦就是榜样,他写了《石灰吟》一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中我们能读出他的骨气。
孟津在隋代就有于姓,而且人丁兴旺,到唐代,又分流到了偃师一部分。如今偃师市邙岭乡西蔡庄村的于姓,正是唐初由孟津县平乐迁来的,始祖是于来喜。邙岭乡东蔡庄村的于姓如今有近300人,是明朝中期从孟津县狮子庙迁来的,始祖于魁光。于姓落户洛阳较早,居住时间较长,有连续性。
当代学者认为,于姓来源有三:
第一支出自子姓:商朝时,人们喜欢一种容器——盂,可盛食物。当时河南睢县一带有擅长制盂的部落,称为盂方,也称于方。商朝后期,该部落被商所灭,商王武丁之子被封于此,称于侯。这个诸侯小国后迁至沁县西北,周初被灭掉,其子民以国为氏,姓于。这支于氏有3300多年历史。
第二支出自姬姓。周成王封二弟邘叔于旧于地,即今睢县,后又迁到沁县西北。这个姬姓于国很弱小,在周平王东迁洛阳后被郑国灭掉,其子孙遂以于为姓。这支于姓有3000年历史。
第三支出自外族改姓。于姓一直活跃在黄河中下游,战国后期迁到山东。其中郯城的一支于姓随鲜卑族迁到代地(今山西北部),改姓万纽于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他们也随着迁至洛阳一带,重新改为于姓。另外,汉朝匈奴人、清朝满族人都有改姓于的。
于姓名人中,第一位是汉代于公,他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廷尉之职。在当县狱吏时,他看到囚犯在除夕这天唉声叹气的,就问为什么,囚犯们说:“家家都在过年,我们却不能和家人团聚,心里难过啊!”于公心想,囚犯也有父母妻儿,大过年的,他们想回家团聚,也是人之常情。于是,他对囚犯们说:“大家都别伤心了,后天一早县令要来查狱,只要能保证在查狱之前赶回来,我冒死放你们回家过年!”囚犯们十分高兴,都说:“您放心吧!人不能没有良心,后天天亮之前,我们一定赶回。”
正月初二那天,大雪封路,于公心想囚犯们肯定不能全部赶回,就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准备受死。谁知,他到大牢一看,囚犯们都已回到各自的监舍,他们的脸被冻得发红,表情却很兴奋——于公以德治狱,千古称颂。
于姓名人中,第二位是明代政治家于谦,进士出身,官居高位。他在河南任职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民,很得人心。英宗时宦官专权,蒙古军来犯,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举国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议,誓死保卫京师,还拥立新君主政。后敌军逼近京师,他亲自督战,击败敌人,总督军务。但是,英宗被释放后,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称帝,于谦被捕身死。
于姓名人还有:于定国,汉初丞相;于吉,东汉方士;于禁,三国时魏国名将;于志宁,唐高宗时宰相;于惟谦,唐中宗时宰相;于琮,唐懿宗时宰相;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在朝为官30年,清廉有名;于慎行,明朝文学家,诗文宏丽;于成龙,清代廉吏,爱民如子,重视教育;于敏中,清朝大臣,为乾隆皇帝所器重;于右任,民国著名人物,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