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4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王凤桐:洛阳曲剧开山祖师
苏:东坡有轶事,风流天下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6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洛阳曲剧往事(2)
王凤桐:洛阳曲剧开山祖师
□ 记者 孙钦良
  王凤桐:1822年生于洛阳王屯村(现属洛龙区),前清秀才,曲剧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

  河南曲剧有两个核心成分,一个是洛阳小调曲子,一个是南阳大调曲子。曲剧史上有一个人,情系两阳(洛阳、南阳),魂牵宛洛,从南阳大调曲子里,走进洛阳小调曲子中,融会贯通,给河南曲剧的形成做了铺垫。    

  这个人就是王凤桐,曲剧的开山祖师。

  王凤桐1822年生于洛阳城郊王屯,6岁入私塾,15岁入县学,家境很不好,父母靠租种地主家的地糊口度日。后来,当地发生了一场瘟疫,王凤桐的父母都死了,他为逃离洛阳疫区,17岁只身到南阳教书。

  当时,南阳的说唱班有很多,这些人为了糊口,也不讲条件,常在地摊上演出。王凤桐识文断字,经常帮艺人抄录剧本,改编唱词,整理曲牌,慢慢地也“进去了”,迷上了这种艺术。

  王凤桐成了曲子清唱班同乐社的会员,积极同艺人研讨和改进唱腔,渐渐地被同乐社的人视为专家。有个老艺人告诉他:南阳的一些曲牌,最早是从开封传过来的,属于明代开封的俗曲。这东西传到南阳后,融汇了南北曲,曲牌变得更丰富,曲调也更加优美了。王凤桐是个有心人,开始琢磨:这东西到南阳会扎根,开花,结果,把它弄到洛阳也准行!

  王凤桐不是简单地学戏,而是研究曲牌演变过程,这已经是高起点了。不但如此,他还想把南阳的“东西”和洛阳的“东西”结合起来,繁殖一种“新东西”,这便是有大志向了!

  他开始给这种艺术形式找毛病了。

  他研究发现,曲子伴奏的三大件(紫板、坠子、三弦)过于单调,不易渲染气氛,他便徒步赶到临汝风穴寺,向寺内道宣和尚学习古筝演奏技巧。回到南阳后,他大胆地把古筝纳入曲子伴奏中,艺人们听了都叫好,说想不到古筝的音域这么宽,啥都能配上!曲子的表现力明显增强了。

  王凤桐的出现,为南阳曲子携来了一缕春风。当时有个《蓝桥会》,是说唱艺术中的必演节目,其中的女角蓝瑞莲,与男角相会于蓝桥,这本是个逗人笑的喜剧,王凤桐却把它改编成悲剧,通过蓝瑞莲挣不脱封建礼教枷锁,最终与心爱的男子双双殉情的故事,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

  王凤桐会改戏,渐渐成了名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南阳知府为其母做寿,请同乐社到其家中唱堂会。当时唱堂会很正常,艺人也乐于去领赏。但唱堂会的气氛不好,演员唱过之后,须到主家面前,伸手接赏钱,低头作个揖,就这一点头一弯腰,身为文人的王凤桐却感到非常为难。他谢绝去唱堂会,南阳知府就恼了。

  南阳知府以“一代斯文,浪迹倡优,有伤风化”为名,革去王凤桐的秀才功名。这倒成全了王凤桐, 他从此“下海”,潜心研究曲子。

  后来,他19岁的独生子夭折了,这对他打击很大,颇有孤凄之感,顿生还乡之心。1873年,他回到阔别30多年的洛阳。可回来不久,他老婆也去世了,孤独和悲凉使他更离不开曲子了。

  返回洛阳时,王凤桐已52岁,阅历丰富,肚里有货,他把自己掌握的130余个南阳曲牌,与洛阳老调曲牌对比研究,经过筛选改良,在洛阳王屯教唱,使新兴曲牌得到推广,洛阳曲子从此萌芽了。

  这时的曲子虽然伴奏乐器不少,但仍未走出厅堂,仍属于为大户人家做寿唱堂会的玩意儿。怎么才能让广大群众都来欣赏,让场面热闹起来呢?

  1875年(一说1879年),王凤桐把洛阳曲子推上了高跷。表演高跷原来不说不唱, 属于“哑巴高跷”。其中“文高跷”是演员化装成和尚和几个美女,彼此调情打趣,做一些舞扇扑蝶的动作。“武高跷”是演员化装成几个武士,做跳高等惊险动作。王凤桐认为这仍很单调,就增加了几个角色,让表演者化装成相公(小生)、姑娘(正旦)、丫鬟(小旦)、和尚(丑),再加上唱词,丰富了视听效果。

  光绪六年(1880年)2月22日,关林庙会上人头攒动,各县的高跷演员都来了,正当大家还按老规矩看“哑巴高跷”时,王凤桐率领的王屯高跷过来了,演员边舞边唱,乐声酣畅,人们都跑过来看热闹,所有的“哑巴高跷”都落败了。这消息立即传开,很多艺人跑来学习,连陕州、临汝的玩友都来领教,洛阳高跷曲一下子出了名。

  高跷曲要在人堆里表演,原来伴奏用的筝声音太小,就被淘汰了;三弦和月琴拿在手里,也被人群挤得难以弹拨。临汝县的朱万明很聪明,他把三弦加上弓子,改弹为拉,其他乐器也都作了改动,一套适应高跷曲的伴奏乐器凑全了。

  高跷曲的节目不多,人物虽划分了角色,但唱词却不分角色,故事情节由一人唱到底,为此群众说这是“憨唱憨扭,能遮百丑”。王凤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对洛阳玩友说:“想要让高跷曲出头,必须彻底抛开旧唱本,编写新唱本!”

  他先把《蓝桥会》改了,让一男一女两个角色,各自以第一人称交代事由,抒发感情。这样一来,观众不由得对照角色,体味其情,更加关注人物命运,有时候哭,有时候笑,看得很投入。

  王凤桐又把《王三姐拜寿》、《小姑贤》等传统剧目改成高跷曲本,使高跷曲由“憨唱憨扭”的歌舞形式,逐渐向戏曲靠近了。难怪戏剧专家李学庭说,写曲剧发展史,一定要写王凤桐,这个人分量很重,他是洛阳曲剧的开山祖师,也是河南曲剧的奠基人。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