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
我对陈凯歌的采访共有三次,分别是在他拍摄了《荆轲刺秦王》、《无极》、《赵氏孤儿》之后。三次采访他给我的印象也有很大不同,第一次他喜欢引经据典,说起话来很深刻,也有点儿沉闷,谈人性、谈命运、谈个人、谈国家。
第二次,他愤世嫉俗:“过去艺术家都生活在自己的梦幻里,现在已经赤裸裸了,艺术家必先以一个商业的姿态进入市场,不然谈不上什么艺术。”他又说:“过去有一本书主义、一部戏主义,我窃笑不已。你以为人们排着长队,到那个小玻璃框前头看《蒙娜丽莎》的时候,是真的与达·芬奇有了什么心灵的共鸣吗?他们不过是有一点儿好奇心而已。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人们对艺术抱有什么美好的幻想,说到底,所有的事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而已,跟别人没关系。”
历时3年,投资逾3亿元的大制作《无极》是最剧烈的一次改变,最奢侈的一部巨作,也是最冒险的一次赌博。他输了,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了,他越是义正词严,就越是被捉弄。
第三次,陈导演显得平和多了,言辞中频频引用《心经》中的话。他主动谈及《霸王别姬》后的自我膨胀、《无极》后的困惑,反省自己当年野心太大,失去了判断力和控制力。他究竟想拍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故事?一言以蔽之,就是拍“不合时宜”的人,《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和《梅兰芳》里的十三燕莫不如此。
放下野心,回归常理,是那次采访中我听他说得最多的话。当他收起自身的光芒,电影的光芒却愈加明亮起来。周围的人说,凯歌导演爱笑了。莫非他找到了“在石头上睡觉”的姿势?
我也有被采访的时候,问得最多的是“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这是我每次接受采访时都会被问到的问题。这问题没什么不妥,只是为什么很少有记者问男性这个问题?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吗?
有人总结21世纪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三大动力是:网络(web),天气(weather),女性(women)。女性作为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美国、中国这些国家,女性已占劳动力市场的50%左右,政界、商界中女性高层管理者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全球现任的民选国家元首中已有超过20位是女性,欧洲不少国家的议会和内阁成员中有一半是女性。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女性支配的个人消费和家庭消费更是占到消费决策的70%以上。这些都给了女性更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也有更多的女性成为各领域的引领者。
《杨澜访谈录》一直关注世界各国的女性领袖。从女性政要到“第一夫人”,从商业精英到艺术家,女性的“权利”与“权力”被重新定义,女性的“成功”与“成长”呈现了不同选择。关键是,我们需要突破怎样的刻板印象,是复制男性的竞争模式,还是在贤妻良母的惯性思维中内疚不已?
美国时尚杂志《大都会》的前出版人海伦·布朗总是语出惊人。1962年她写了一本畅销书《单身女孩》,其中有句名言脍炙人口:“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她办公室沙发的靠垫上就绣着这句名言。
她的拥趸是“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的年轻女性。她们独立、自我,不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白马王子身上。她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自食其力,婚前不排斥性生活,享受生活的愉悦。海伦说,她没有见过一个完全幸福的单身女人,也没有见过一个完全幸福的已婚女人,不管是单身还是已婚,重要的是她们能认清自己的价值,找到令自己快乐的生活方式。
对于海伦离经叛道的言论,有人喝彩,有人扔臭鸡蛋,但书和杂志的销量却节节攀升。海伦在接受我采访时已经84岁,她身着鲜红的上装,同样鲜红的是她的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