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拖拉机是留在一代甚至两代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洛阳曾经的辉煌。
洛阳,在新中国历史上曾被定位为一个重工业城市,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个工业项目有7个落户洛阳。
目前,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能源电力、钨钼钛产业、硅产业及铝产业已经成为洛阳的支柱产业,而坊间对洛阳发展重工业与成为文化旅游城市之间的争论也从未停歇。笔者以为,一个城市产业结构的丰富在特定阶段并非坏事,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警惕重工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如何扬长避短,使之成为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的基石而非绊脚石。
事实上,正如中国东北地区和100多座资源型城市一样,依靠重工业和资源性产业发展的单极增长模式如今已经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也为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使城市逐步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那么,应该如何突破这种瓶颈呢?
放眼中国面临同样问题的城市,唐山或许可以作为重工业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型代表。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粗钢产量一度占全国的1/3,煤炭、水泥也是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唐山市区一半的家庭都有人在钢铁厂上班。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而且单一的产业结构也使唐山一直处在产业链的低端,造成城市发展滞后。近几年,唐山提出了从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目标,一方面大力发展精品钢铁及延伸钢铁下游产业链,另一方面关停诸多污染型企业,用国际标准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吸引了大量的资本、人才集聚唐山,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转型。
将目光重新拉回到洛阳。以铝产业为例,随着一批大项目的落地,洛阳已经形成125万吨电解铝、80万吨氧化铝和38万吨铝深加工产能,成为中国重要的铝业基地。但综观整个铝业产业链,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到铝再生,产业链的下游即铝应用才是价值链的最高端,从汽车及交通运输制造到建筑机械再到耐用消费品,精品铝材的应用空间十分广阔,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汽车、飞机、火车、轻轨、轮船耗铝量巨大。如果洛阳能够借助铝业上游生产能力,大力拓展铝应用产业链,必将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于一身,帮助铝应用企业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大大节省成本,更为洛阳的重工业找到了一条产业链升级之路。
而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就要倒逼洛阳已有的铝生产和加工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实现适应先进制造的精品铝材的产品升级,同样也会吸引中国沿海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精品铝材加工企业落户洛阳,实现铝产业链的完整链接和市场的深度拓展。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洛阳铝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正在得到飞速的释放。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随着一批铝生产企业铝箔项目的上马,洛阳的铝产业链开始向高端应用延伸,高端铝产品已进入高铁生产领域。
如铝产业一样,洛阳的钛产业也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已经进入高端产品市场,例如双瑞科技的薄钛板技术成功实现了进口替代,价格比国外便宜20%以上,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0%~40%,产品则进入板式热交换器等高端产品领域。
依此推论,洛阳的石化产业、能源电力、钨钼产业和硅产业,都可以走和铝产业、钛产业一样的产业链升级之路,从而倒逼现有产业升级,吸引新的下游先进制造业,开拓中国内需市场,从而实现洛阳重工业的整体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