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十问洛阳我作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搭好平台,拿出真心,让人才洛阳生根
诚待善用广揽才
观点互动
《十问洛阳》作者又跟帖 关注“人才”大讨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6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搭好平台,拿出真心,让人才洛阳生根
□记者 孟国庆
  ■温馨提示

  本报“十问洛阳我作答”大型系列报道今日继续关注第七问——

  孔雀如何洛阳飞?

  “洛阳要留住人才,得想方设法让人才真正融入洛阳,让他们在洛阳落地生根。”昨日,市民、网友继续热烈讨论,为“孔雀如何洛阳飞”支招。

  鼓励人才持股

  市民李国威发来邮件说,人才持股在国外企业已是成功经验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持股分红被誉为人才的“金手铐”,是培养员工忠诚、减少人才流失的绝招。人才持股,从本质上承认了人才智力也是资本,同时,人才持股,还使人才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增强了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

  洛阳的企业也应该运用这一形式,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有较大贡献的员工给予股份,每年根据企业的效益进行分红并追加股份。人才在企业工作的时间越长,贡献越大,获益也越丰。这些人才若离开企业,则不再享受公司的股权及红利,在这种情况下,有离开企业想法的人才就会考虑离开的成本。

  采取这种持股分红的激励方法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把人才的个人收人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在一起,使人才认识到企业的兴衰与自己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能减少企业的现金发放,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

  网友“丝绸之路”也认为,让人才融入洛阳的企业,把人才与企业捆绑起来,共同成长。

  注重本地人才培养

  市民吴先生认为,有些企业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不注重激发本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注重发现本企业的优秀人才。这种做法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浪费许多时间和财力。

  他说,只有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网友“小马甲”认为,洛阳并不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

  他说,一些企业的人才观念落后,通常重文凭轻能力,重资历轻道德,重招聘轻配置,重使用轻开发,重引进轻培养。主要表现为:一是“短视”。企业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对培养人才缺少信心,担心投入的人力、物力没有回报,担心人才不能长期为他们服务,于是一味地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硬件上,却不愿意在人才身上多花一分钱。在国外,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支出一般占企业总利润的7%左右,在我国该项支出还不到1%。二是“忽视”。一味地迷信引进的“能人”,忽视了企业内部的人才,企业内部人才得不到重用。真正的好企业要善于用人,善于发挥优秀人才的潜力,做到择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而用。三是“歧视”。经营者把企业内部员工当做是出卖劳动力的打工仔,不愿对人才进行投资以使其开发增值。人才看不到成长的空间,最终只能把企业当做跳板,或只拿薪金而不关心企业的发展前途。

  人才与企业应相互关爱

  市民陈先生说,企业与人才之间应是相互关爱的关系。

  他说,企业对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更要重视使用,待遇上优厚,感情上尊重,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既留住身,也留住心,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为企业作出贡献。

  人才对待企业,也应有热诚之意、报效之志和无私奉献精神。用己之所长,为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人才尽管有多种选择自由,但也不应重财轻义,唯利是图,更不能不顾大局一走了之。

  手机尾号为“7355”的读者说,人才并非一生下来就是人才,而是从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慢慢培养起来的,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需要耐心参与到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去,并在这个过程中跟人才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人才是很少会流失的。企业与人才不仅仅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更应该是家庭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话题预告

  本报“十问洛阳我作答”大型系列报道下期关注第八问——中国北方水城如何走国际生态城之路?

  请登录洛阳网(http://www.lyd.com.cn/),点击《十问洛阳:中华文明原点的复兴之路》专题报道,详细了解第八问的内容。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