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夷之大理》演出场景。 |
|
□新华社记者 陈鹏
耗资2亿多元的《希夷之大理》再将陈凯歌推上风口浪尖。因舞台覆盖某水库而被指其“破坏环境”的声音骤起,另有观众批评这台晚会“看不懂”。
《希夷之大理》是张艺谋“印象系列”之后又一部全国关注的“大型实景演出”,其敏感点不仅在于陈凯歌是否“效颦”,更在于这类表演模式渐成风潮之后,能否经得起环保的拷问?能否真正为成为地域文化的艺术性解读?这一被誉为“中国式山水狂想”的文化产业“新宠”究竟何去何从?
▲▲实景+演出:无法逃避的环保之忧
《希夷之大理》以苍山为背景,舞台利用了大理古城东北角的220亩北门水库,整个剧场面积达13万平方米,使用钢材超过1800吨,宽235米、高30米的全钢结构彩虹桥飞跨舞台,可在高空展示壮观的雾森水幕成像系统。
大理市水务局副局长杨艺芳介绍,拥有50年历史的北门水库年久失修但尚未废弃,还负责周围几个村庄农田的灌溉。剧场修成后,既可保证演出用水,也可保证村民灌溉,投资方已经全部埋单,无需村民承担任何费用。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质疑《希夷之大理》:水库灌溉功能受影响是其一,声光电系统的影响是其二,花巨资打造所谓“名片”值不值是其三,综合看来,都希望“这类演出不要伤害大理的古朴与宁静”。
大型实景演出已经不是头一回遭受环保质疑了。此前,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就被台湾学生批评“可能会给环湖生态系统带来破坏”;《印象·西湖》更因其工程违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招来严厉指责;《印象·丽江》彩排时也遭到当地文化名人宣科的炮轰——声污染破坏环境,舞台也损害了丽江自然景观。
对此高度关注的环保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表示,张艺谋“印象系列”对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只是多少的问题。比如《印象·西湖》,明显违反了地方条例,还能说它‘很环保’?”
而《希夷之大理》的环境危害虽尚未显现,但社会生态失调已是事实。村民杨国定就表示,周围700多亩地靠北门水库灌溉,剧场修成之后,村民灌溉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不能随便放水了,要先保证演出。只有水库换水的时候才放水,其他时候我们只能靠山上流下来的水和抽水站的水。”他说。
▲▲从“文化创新”到“地方名片”
张艺谋《印象·刘三姐》成功以来,“印象某某”愈演愈烈,目前除《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之外,还有《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也呼之欲出。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专家施惟达认为,大型实景演出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类型创新值得肯定,这种演出模式能让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品牌效应找到契合点,极易获得旅游热点地区的青睐并迅速见效。
“但几个产品成功了,是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张艺谋,都需要‘印象’?有的可能非常适合做实景演出,有的则未必。很多人就认为杭州的《印象·西湖》就不如室内的《宋城千古情》。如果一味搞‘印象’,会不会重复投资、严重浪费?文化产业的最大问题是,一个地方成功了,我们就一哄而上。”施惟达说。
蜂拥而上的大型实景演出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中国文化产业专家、云南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坦言,过去云南就因为《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旅游歌舞演出的成功而一拥而上,很多州市都在搞,根本不考虑当地旅游市场现状和需求,结果是“有的州市砸了1000万元就演一两个晚上,有的演几场演不下去了,反正有政府埋单。浪费惊人!”
施惟达也认为,“印象系列”的艺术形式虽趋于成熟,但从产业发展上则仍显幼稚和单一,它的长处是“因地制宜”,但还缺乏延伸产品,品牌效应也因其“过多”而受限,距离巴黎《红磨坊》那样的经典演出还有差距。
▲▲推出实景演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大型实景演出正在成为地方政府“文化浮躁症”的典型样本,全国各地近年都在涌现这样那样的“实景”。
范建华认为,这类演出迫切需要进行环保评估,要让民意参与进来。“要杜绝环保隐忧,各地就必须建立一套防患于未然的环保测评机制,事前就要严格把关,不然这类担忧将永远存在。今天是张艺谋、陈凯歌,是因为他们有名,更受关注,难道明天换一个没名气的导演来鼓捣一台演出,就不会存在这类担忧了吗?”
与环保问题同样令人关注的,是实景演出折射出的文化创新乏力。范建华指出,2000年前后涌现的大型实景演出经“印象系列”已达巅峰,随后出现大规模抄袭和仿制,形式和内容均缺乏新意。很多实景演出对当地文化的演绎,常常过度符号化,缺乏深层挖掘,甚至存在误读现象。《希夷之大理》即便请出了名导陈凯歌加盟,但仍没跳出一般实景演出的套路。
侯明明则表示,作为环保专家,他对大理挖掘、弘扬民族文化表示理解与支持,声光电等元素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尚需检验,不过,今后各地搞这类大型实景演出都应该遵从两条原则:最小伤害与最小遗憾。
他说:“我们任何举措都将面临后代子孙的评判,能不能在发展的同时,把危害和遗憾降到最低?搞一台晚会很容易,但负责任地考虑所有因素就不容易了。希望各地推出这类大型演出时,务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