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立足福民强市 学习文祥精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英雄不老(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7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英雄不老(中)
——记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英雄老人李文祥
  相爱一生,关照一生,陈宝珍跟随李文祥回到农村,无怨无悔。

  (据《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 朱夏炎 王钢

  ■转业

  以后解放台湾就交给你们了!少尉李文祥向军营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1956年8月,32岁的他复员转业为18级干部,到福建省三明市,在福建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保卫科担任保卫干事。

  在自己曾经打过仗的这片土地上,他又投入到火热的地方建设中。他不愿坐办公室,一线哪儿艰苦就去哪儿。在龙岩,领导让他当电厂厂长,他觉得自己文化低,谢绝了。最后他在三明钢铁厂工地待得最久,住了1年多。可正逢国家经济困难,工程下马,担任三外队长的他就领着工人开荒种菜渡过难关。

  转业第二年,李文祥在南安梅山镇营房工地时,陈宝珍正在营区给人当保姆,镇里保卫干事介绍两人相亲。这个农村姑娘的身世触动了李文祥,他5岁没娘,她1岁没娘,不由恻隐相怜,而且她能吃苦,虽然瘦小,但18岁就挑118斤稻谷翻山走8里路去交公粮。所以见第一面后,他便心中暗许。第二天,李文祥去了仙游工地,在那里偶患胃病,单位战友写信催陈宝珍过去。陈宝珍已没母亲,父亲下南洋去泰国断了音信,就由表哥送嫁到了仙游。花20元钱,炒几个小菜招待一下单位领导,两人就结了婚。

  陈宝珍婚后在公司幼儿园当过老师,在建筑工地帮过工。虽然夫妻聚少离多,还经常搬家,但那是她一生最享福的6年。在发黄的老照片上,她穿着苏联流行风格的布拉吉,依偎在英武的丈夫身边,笑得多么甜蜜!

  1962年,上级来做报告,国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农业歉收,号召干部精简下放支农。李文祥仍像当年冲锋陷阵一样率先报了名:“共产党员应该听从国家号召,群众饿肚子,干部有责任!”因为他是革命功臣,担心领导不批,他又当场咬破手指,在申请书上按了血指印。那时食品极其匮乏,公司经理拿出公家还未养大的小鱼和鸭蛋为他饯行,有人提意见,经理勃然怒斥:“老李过去打仗流血,现在带头支农,你都没看见,吃点小鱼和鸭蛋你看见了?”

  记者问陈宝珍:不当干部当农民,这么大的事你都依了丈夫?

  她朗声说:他的主意,我起初不知道,后来知道了有啥办法!

  1962年夏天,由李文祥带队,十五六个精简支农的人踏上茫茫旅途。当时福建海防局势紧张,大小火车站都不售票,但还是照顾他们上了部队家属车厢。到山东济南时,李文祥夫妇下了车,然后经聊城回河南范县。

  归心似箭的李文祥,凭介绍信在聊城汽车站买了回范县的车票。这时两位范县老乡诉苦,说等几天了买不到车票回家。依李文祥的性情,他二话不说就把车票让给了素不相识的乡亲。可当他自己坐上汽车时,风雨交加,车至莘县走不通了,夫妇俩在车上又冷又饿坐了一夜。从莘县到范县只好步行,背扛行李跋涉18里路,在白衣阁村头第一个遇到了麻五哥。

  全村老少见李文祥夫妇突然回来,惊喜地围上前,问他们走不走了。他说不走了。

  此时他离家已21年。出去当兵杳无音信,父亲曾以为大儿子已死在外面。刚解放不久,忽然敲锣打鼓吹喇叭,区武装部把他的立功喜报送上家门,家里从此享受军属待遇。父亲给他去信,他才知道了家里的情况。转业后,他探过一次家,这一次却是彻底回乡扎根了。

  生产队给了3分自留地、30斤麦子,日子从头开始。

  李文祥十分明白,所有的国家干部待遇,瞬间已经全部失去,今后指望种田吃饭了。

  下篇

  李文祥的人生分为两半——前面15年的从军和转业,如一阵鼓乐的“急急风”;后面50年的回乡务农,如一段音乐的“慢板”。

  前一半雄壮火爆,奇异卓著,高潮迭起;后一半平凡淡泊,沉潜缓慢,波澜不惊。前后如同峰谷,前半有多高,后半就有多深;前半有多奇崛,后半就有多沉寂……然而,静难于动,忍难于纵,更加难能可贵是后一半,更显高风亮节是后一半,更见功夫是后一半,更打动人是后一半。人生在强烈反差中达到完整、平衡、高尚、伟大,前半生是英雄,后半生也是英雄。

  ■一把尺子 衡量境界的高低

  问我们:你活得满足吗?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下乡支农可有许多去向,李文祥唯一选择了河南老家。他明明知道老家很穷。

  位于河南省东北角的范县,至今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正处在黄河故道“豆腐腰”上的它,主要穷在水患,河床滚动无常,涝灾频仍,土虚田瘦人贫。白衣阁乡又坐落在滞洪区内,为调节分洪长期作着无私奉献。

  近4000口人的白衣阁自然村,因村内已湮灭的白衣庙而得名。这个乡政府所在地,人烟稠密,村街井然,也算乡间通衢了。

  李文祥回乡的同时,一个战斗模范、特等功臣、少尉军官、18级干部已消于无形。村中老人依稀记得往他家送过立功喜报,但他不提便也淡忘。逢到乡亲问起打仗的事,他避开惨烈血腥只讲点片断。后辈们就只知道了他是一个当兵的,一个老军人。

  一切化有为无,这是李文祥重新开辟的一种人生、一种活法。千万人难以放下的,千万人难以做到的,他却自然而然放下了,一心一意做到了,这就是他的纯粹、他的非凡。21年后回故乡的,还是一个像泥土一样天然质朴的大地赤子。其实那个装满奖章、奖状的小布包他很珍惜,妻子说留着有啥用?他郑重地说:“这是荣誉。”但他珍藏的方式便是消失。在他看来,能够证明存在价值的,能够体现理想信仰的,不是荣誉,不是地位,而是不断在干,永远在做。这个积极行动的勇者,这个掌握命运的强者,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安,每次选择都义无反顾,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考虑私利,甚至宁肯损失私利,只为遵循一个原则: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国家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37岁的李文祥融入了乡村男性精英之中,一回乡就当民兵连连长,不久又当生产队队长,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生产建设中。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一边是火红的建设激情,一边却是昏黑的居家日子。

  老宅不大,容不下突然归来的夫妇。进家头两夜,他们只得露宿在院子里。父子兄弟分开过,陈宝珍在院角地上摆3块砖头,天天支个小钢精锅烧柴做饭。

  直到有一天,父亲把李文祥追到村街上大打出手!

  李文祥转业在福建工资不低,那时把钱不当回事。他曾把父亲接去生活,并为弟弟安排活计,可父亲和弟弟过不惯都回了家乡。几年间,家人频繁地迢迢来往,钱都抛在了路费和花销上。

  现在大儿子回到身边了,父亲以为他还像当干部时一样宽裕,向他要钱不能如数满足,老人恼羞成怒,在大街上当众揪住他的头发,劈头盖脸一顿痛打。李文祥什么个性!什么身手!闪闪身子就能挣脱,但打他的是他亲爹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个民兵连连长、生产队队长,含着屈辱,任凭一记记老拳抡在头上,任凭一个个耳光扇在脸上,这是他为自己选择不当干部当农民所付出的代价!被乡亲们劝开以后,他回到屋里,泪水第一次在妻子面前倾泻,胸口憋得肺都要炸了,妻子连忙请医生打了一针,他才缓过气来。

  你后悔当农民了吗?从这时起,人们一直问了他50年。

  “后悔啥!革命分工不同,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他的口气从来不软。

  即使被严酷无奈的农村现实碰得头破血流,他也无怨无悔,这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军人、保卫干事到一个农民,只要不顾个人得失,就没有落差。回到家乡干革命,是他钟情的选择。他开始了一场隐忍的战斗。

  村中北街有座不大的关帝庙,人称老公庙,正堂做了“赤脚医生”诊所,前院是一片荒草空地。李文祥找到大队部要求:我住老公庙吧!乡下人惊骇地说:庙里是住神灵的,凡人哪降得住啊,那草里还有长虫!他说:我啥都不怕,我敢住庙。

  李文祥天不亮就起来满村去捡砖头;夫妻俩晚上为馒头坊帮工推磨,每天磨50斤面;闲时编稻草辫儿,盘10圈挣一两角钱……三间土屋终于在老公庙前院盖起来了,他们从老家搬迁出来。因为庙址在老8队,那里正盼一个好队长,李文祥转任老8队队长。直至如今,村民仍习惯称北街村这一块为老8队。

  那时生产队干部没有任何补助,只是每天出工比社员多记一两个工分。李文祥一天记10分,陈宝珍一天记7分,这两个整劳力长年全勤,年终分红成了余粮户。实行家庭承包土地后,1983年他们又盖了三间西砖房,90年代还翻盖了堂屋三间砖瓦房。

  当然,开始最难的还是27岁的福建女子陈宝珍。冬天她怕冷,在北方严寒中思念沿海侨乡郁郁葱葱的美丽;青黄不接时,她连菜窝窝和红薯干都吃不饱。乡亲们听不懂闽南话,笑她“南蛮子”,她只好“丈夫走哪儿她跟哪儿”。

  “老李,忘了不跟你来了。”她委屈得哭起来。

  记者问:当时你哭了,丈夫怎么劝你?

  她看看身边的李文祥老人,笑道:“他说,你愿走你就走吧。”

  真的如此无情?李文祥老人莞尔一笑,拖长声音说:“她走不了——”

  是啊,李文祥福气真大,眼力真准,找了这个寒冷逼不走、贫穷赶不走、磨难吓不走的福建媳妇,患难与共,相依为命。她敬重他、信赖他、依从他,他的坚定引领着她的顽强,她的乐天补充着他的淡定,他们缺一不可,直至垂垂老矣。

  陈宝珍早已融入了白衣阁的百丈红尘。她学会了范县方言,与乡亲们嬉笑怒骂,如鱼得水;她学会了耩(jiǎng,用前边牵引、后边人扶、可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的农具进行播种或施肥)麦子、点玉米、打农药;她学会了擀面条、蒸包子、包饺子;她学会了持家,最多时养6头猪,卖了600多元钱盖房;她学会了女红,织的花格床单比如今商店卖得很贵的老粗布还漂亮。因为特别勤劳能干,她被社员们选举为妇女队长,与当生产队长的丈夫一起夫唱妇随……如今77岁的老太太,一骗腿就上了三轮车,车蹬起来像一阵风。

  “现在我啥都会!”她笑靥如花地告诉记者。

  李文祥老人疼爱地笑她:“你还会吃呢。”

  陈宝珍对闽南话还听得懂,已说不好了。她常想回福建走娘家。1968年表姐去世,她卖了一头猪,把81.6元的零头留给丈夫过年,独自回了一趟梅山镇,此后43年便与亲戚失去了联系。今年年初省委卢书记慰问后,她陪丈夫又出了两趟远门,一次是参加春节团拜会,一次是出席报告会。她总共只走出去过3次——50年,3次。

  黄河岸边这片广袤平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被称为华北“小延安”,邓小平、刘伯承、杨得志、万里、杨勇、宋任穷、段君毅等在这里指挥战斗,晋冀鲁豫野战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就在白衣阁村打麦场上召开,段君毅的老家就在村内东街。

  在这片土地上,后又担任生产大队大队长的李文祥,火力点始终对准一个顽固的死敌:“我就不信,改变贫穷比打仗攻山头还难!”

  他特别喜欢站在村口敲钟。那是一片挂在树上的旧铁犁铧,每天发出乡村集结号,社员荷锄扛锨从各个院落涌出来,一起走向田野集体劳动。他带领社员们,头年上了孟楼河挖河工地,第二年上了陈楼支渠挖渠工地,饿啃干粮,渴饮凉水,困了就和衣躺在河坡草地上,曾连续奋战40多天没进家。

  1966年县里发展水稻,在南方见过种稻的李文祥,主动担任稻改队长,日夜蹲在稻田钻研种植技术。以往亩产小麦三百来斤,种稻第一年就收了千把斤,男女老少捧着白花花的大米欢喜雀跃。只是难为了做惯面食的炊妇们,大米干饭常常煮煳了锅。

  丰收以后,李文祥坚持先向国家交公粮,再给社员分口粮。结果公粮交足,口粮够吃,不用再买统购粮了。虽然后来水道阻断,水稻只种了四五年,但黄河水改良了土壤,三四百亩盐碱地变成良田,如今小麦亩产可达千斤,群众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李文祥保存了一张1974年的奖状,当时正值“文革”,他却因三秋种麦贡献突出而获奖。

  十年浩劫,乡村也在武斗夺权,附近的陈楼连土枪土炮都用上了。但老8队有李文祥这个主心骨,个别人兴风作浪也闹不起来。李文祥牢记公社武装部长的话:啥也别管,搞你的生产!

  一天,社员匆匆来给李文祥报信,让他赶紧跑,造反派做了一块“打倒李文祥”的牌子,准备让他游街示众。他跑到了六七里外的傅亭村妹妹家。过了几天,有人来叫他回去。他说:“叫我回去游街吗?”来人说:还让你去管稻子。

  闹得最凶时,就在李文祥家附近的操场上,造反派给县长和县委书记挂黑牌子开批斗会,陪斗的还有许多干部。这时人们已十几天不见李文祥的踪影了。他守在稻田里,困了睡草庵,饿了就和几个社员烧嫩玉米棒子吃。他说:“打敌人咱去,斗自己人咱不去。”稻子抽穗时出了飞虱,幸亏他及时发现组织打农药,才保证了丰收。

  现任村委会主任董明亮,常来李文祥老人家里串门儿,聊聊村中大事,听他出出点子。董明亮特别提到那一眼死而复活的机井。去冬今春,那场特大旱灾袭击中原,麦田浇不上水,眼看要大幅减产。当过多年生产队队长的李文祥,知道村东北角那一眼机井水头最旺,可它已淤死成了废井。老人便自己拿出450元钱请人淘井,这眼机井又汩汩地喷出水来,周围的农田再也不愁干旱。

  去年患脑血栓以后,老人还常常央求女儿:“你用三轮车驮我去地里呗,让我看看庄稼。”            (下转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