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日前,9个月大的农村“胆闭男孩”何顺治的父母多次拒绝网友爱心救助。其父母表示,孩子病情多次反复,情况危急,治疗费用达数十万元,因此决定放弃,把钱留给别的孩子。网友多次报警要求强制救治后,病童再次被送进了医院。(7月20日《广州日报》)
孩子身患重症,被好心人发现,继而上传到网上,瞬间引发爱心捐助热潮——一个感人的故事,结尾却是孩子的父母“放弃最后的挣扎”。这瞬间引发道德与法律方面的争议。
据称,孩子的父母断然拒绝网友的爱心救助,原因是孩子的父亲对捐肝有顾虑。另外,手术后的很多后续问题也不容回避。譬如,这名男子一旦因为捐肝失去劳动力,这个家庭以后路在何方;如果孩子术后留下后遗症,相关费用又该如何筹措……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本身就是对生活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因此,当这名重症孩子的父母拒绝社会的爱心救助时,我们不该在道德层面上施加太大的压力,而应该看到这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
对此,上海仁济医院移植科主任医师夏强曾发出疑问:“父母亲属捐肝救子是人间真情,他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为何不能列入社会医保呢?”现实中,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很多,很多罕见病患者因医疗费昂贵而放弃治疗,这一现实的确令人心痛。因此,当一对父母拒绝爱心救助,我们的道德谴责应该少点,有关保障缺失的发问应该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