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媒体调查发现,7月26日在杭州举行的“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中,外籍官员身份不实,信息也有差错,发布会召开目的是为血燕辟谣,挽救燕窝产业链。据悉,浙江燕窝市场近来被查出血燕产品含亚硝酸盐较高,长期食用易致癌。(昨日本报B02版)
请“假洋官”来辟谣,本是步“好棋”——在“崇洋媚外”盛行的氛围中,搬出“洋”名头往往更吃香,“假洋鬼子”达芬奇就深谙此道,让山寨“洋官”澄清“血燕传闻”,无疑也是拉大旗作虎皮。只不过,媒体刨根问底,结果也就像《让子弹飞》中那句台词说的:“演砸啦!”
让“非国产”官员充当辟谣者,堪称“洋为中用”的全新诠释。在国内专家常被调笑为“砖家”、官员信誉每况愈下的语境下,它确实更能蒙混过关。在许多人看来,洋官员受既有文化传统的牵制,又代表国家形象,怎能滥打诳语?
孰料,一场辟谣会下来,信息错漏百出:不但“查无此官”,局长云云子虚乌有,就连“濒危物种管理局”等部门也纯属虚构。企图“狐假虎威”,借“洋官”来立信,最终却弄巧成拙,丑相毕露,不得不说,这“国际玩笑”真的开大了。对血燕声誉来说,也是越描越黑。
“假洋官”成了利益代言的道具,谎话也连篇,在小小的发布会上,就将利益勾兑、名利对换的丑事展现无遗。窥斑知豹,燕窝业的藏污纳垢,又怎能不令公众满腹怀疑?
辟谣变造谣,信誉复何存?燕窝业摆下乌龙,只是行业沉疴的一个典型截面。整饬乱象,终须回到对造假“零容忍”的市场伦理、治理规范上。若道德缺血不止,纵能赚得钵满盆满,葬送的终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