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全年保费收入65.24亿元,居全省第二位。随着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空前繁荣,但同时必须看到,人们在日常的保险消费中也遇到不少烦心事。从今日起,本刊将开设“保险在线”,欢迎大家一起来聊聊保险那些事。
读者投诉:保险消费有“三难”
据市金融办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市共有保险机构38家,全年保费收入65.24亿元,同比增长28.98%,全省排名仅次于郑州。然而在行业整体得到健康发展同时,也凸显“三难”:算清收益难、退保难、理赔难。
读者投诉中,90%表示是受了高收益的误导,存款被忽悠成了保险。“零存整取型,3年:每年1万元,连交3年,每年固定利息5%(500元)。”这是暗访中一家银行大堂经理塞给记者的“存定期送大礼”宣传单上的内容。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保险业务员纯粹是为了多拉保单,一味强调未来可观的投资收益,刻意回避了其收益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另外,西工区30多岁的贾先生,先后办理了3份合计1.7万元的某保险公司的保险,要求理赔时,却被告知不符合入保条件。
记者在中国保监会河南监管局官方网站看到,在其5月17日发布的《关于银行代理保险市场专项巡查情况的通报》中称,销售误导的对象主要是城乡老年人群。而7月中旬,中国保监会办公厅的《2011年一季度中国保监会信访投诉处理情况的通报》显示,每2个涉及人身险公司的信访事项就有1个是投诉销售误导的。据市消协工作人员介绍,部分金融工作人员在介绍产品过程中,不明示风险,不讲明退保费用等关键要素,消费者一旦退保就要承担高额经济损失。
我市某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说,消费者权益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销售终端产品时,如果存在误导消费的行为,就属于欺诈。
相关部门:保险投诉有点多
据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投诉热点显示,2010年度金融消费投诉量增幅较大,而且件件都能看到保险的影子。
中国保监会河南监管局公布2011年1月至7月全省各保险公司信访投诉统计显示,排在产险公司投诉榜前列的有:人保财险、大地保险、平安产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寿险公司信访投诉量靠前的是: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
而《2011年一季度中国保监会信访投诉处理情况的通报》显示,国内财险公司投诉信访事项总量居前的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大地财险、国寿财险;人身险公司投诉量较多的是:国寿股份、平安寿险、新华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生命人寿。
在与记者交流这个问题时,市保险协会一名工作人员说:“伟大的事业需要高尚的人来做。保险其实是一项很好的、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团队来长期经营的事业。”
为了更多地了解您在日常保险消费中的真实情况,也为了给广大保险消费者、保险从业者、保险公司与保险行业监管部门搭建一个对话、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从今日起开辟“保险在线”栏目,您在保险方面有哪些经历或感受,都可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