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礼,是古人见面时的礼节,主要以肢体语言表达,行了见面礼,才好交谈或进一步交往——见面礼是传统礼仪的动感序言。
如今,洛阳人坐上公交车,常会听到车载广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您的身旁有老人或抱小孩的乘客,请您让座,谢谢合作!”
其实,懂得古礼的人听到这话,往往会感到可笑,因为在过去,这是最起码的社会通礼,根本不用提醒,人人都能做到。
所谓“通礼”,就是日常所行之礼,也叫生活礼仪。洛阳民间重视日常礼仪,它虽然不像婚丧、祭祀等行的大礼那样正规、隆重,但绝不能忽视。待人接物,懂得通礼,便是“懂礼式”;反之,则被称为“少家失教”、“没礼式”、“不懂礼数”。
洛阳通礼分为相见礼、来往礼、庆吊礼、恭让礼、借还礼,今天重点介绍“相见礼”。
清代,洛阳男子相见时,通行拱手礼和叩拜礼。拱手礼俗称“作揖”。平辈同事之间行拱手礼,晚辈对长辈行叩拜礼,弟子对师长也行叩拜礼。男子行拱手礼时,身体须站直,面对受礼者,右手在里,左手在外,合拢作拳状,自上而下晃动数下。如今,有时也会有人这样拢拳,但右手在外,左手在里,这就弄错了,让人笑话。
清代女子相见行礼,才是左手在里,右手在外的,但不作拢拳状,而是两手叠握紧贴于心口,双腿稍微弯曲,谓之“拜拜”,当然了,这个“拜拜”不是“再见”的意思,而是刚见面的礼节。
叩拜礼俗称“磕头”,这就复杂一点儿了,用于祭祀祖先、求神拜佛等严肃场合。拜见父母长辈、举行婚丧礼仪时,也有磕头的礼式,叫“行大礼”。男子行大礼时要先作揖,再双膝下跪,以手按地后叩头,然后站立。女子“行大礼”时不作揖,直接下跪,俯身叩头,然后站立。
叩拜礼可分为“懒四叩”、“三揖九拜”、“二十四拜”等。
“懒四叩”多用于拜年,子女向长辈拜年,或新郎到女家迎亲,见了女方长辈,都用这种礼节。行礼时先作揖,再双膝跪地连叩四下头,站起复作一揖。
“三揖九拜”用于祭祀祖先或神灵。行礼时先作一揖,双膝下跪连叩四下头,站起向前进一步,再单膝跪在供桌前递香、祭酒后向右点一下头,再站起作一揖,双膝下跪又叩个头,站起复作揖。这套动作一共作了三个揖,叩了九下头,故称“三揖九拜”。
“二十四拜”最隆重,行礼时须有唢呐伴奏。行礼者面对供桌,从东南始,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左脚向左前方跨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右脚向右后方退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左脚向左后方退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右脚向右方平迈一步,作一揖,四叩头,站起。因其共叩拜二十四下,故称“二十四拜”。
对于以上的“行大礼”,我的解读是:在古代很有必要,在当代大可不必,因为太复杂了。拜年时用的“懒四叩”还是必要的,因为过年是喜庆事儿,平时大家都忙碌,并未给长辈磕头,拜年时磕头,表达一下感情,也未尝不可。尤其是小孩子,拜年时要领压岁钱,小屁股撅起来,趴在地上给爷爷奶奶磕个头,倒是可爱又可喜。
但“三揖九叩”、“二十四拜”是绝对应当革除的。话说回来,这些礼仪虽不宜提倡,但应知道古人还有这么一套礼数,知道我们的先人在文明礼节方面,从来是不怕麻烦的,古人比今人更敬老,更懂得感恩,凡事都很认真。
民国时期,洛阳的相见礼稍有改革,男子不再拢拳拱手,改为脱帽鞠躬或者行举手礼。较大的礼仪场合,三鞠躬就可以了,学生见了老师行举手礼,不用开口致敬,即可表示尊师了。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的相见礼大大简化,男子见了面,行握手礼就可以了;见到重要人物,为了表示热情和重视,需用双手相握时,一般要向前跨一大步。起初,一般家庭妇女见面还不习惯于握手,“干公家事儿”的或有身份的女子才行握手礼。慢慢地,一般女子与人见面,也开始握手了。近年,洛阳时兴一种“轻握手”,有身份的女子与男同志握手,只象征性地一接触,马上抽回手,并不用力,看似高雅稳重,其实是不礼貌的表现。因为无论男女握手,都应有适当力度,不可敷衍对方。
过去在洛阳民间,人们见面除行相见礼外,还要有语言辅助,配上相互问候的话。久未相见的熟人,需询问对方最近的家庭、生活、工作状况;遇见长辈老人,要问候身体状况;骑车遇见熟人,需要下车,不能骑在车子上搭腔,若上下车不方便,可点头招手表示歉意。
旧时陌生人相见,大家相互介绍时,要让在场的尊者主持并作介绍,年轻人不可包揽这事儿。改革开放后时兴交换名片,通过文字介绍自己,倒也简便、文雅。
洛阳郊县农村人也很讲究“相见礼”,由于农户都有住宅,大门口就是各家的文明窗口,若有陌生人从门前走过,正是吃饭时候,起码要问一句:“吃了没有?”若是傍晚时分,要问一句:“喝汤没有?到家吃吧?”其实只是虚让,并非真的如此,但若不说这应酬之语,便是不厚道、不礼貌,会惹人笑话。
传统相见礼体现的是相互尊重,表达的是热情友好,有时也营造庄严端肃的气氛,它是我国人民长期实践后,约定俗成的精神文明礼仪,值得总结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