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天气偏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天气极易伤损肺阴,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
养肺先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万物萧条的秋天。
一、养肺先要宁心神
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方式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而且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调养很重要。
二、起居有度适秋凉
秋季天高气爽,应早卧早起,这样有益于“秋收”。进入深秋以后,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着衣要随天气变化而增减,否则会影响机体对天气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睡觉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腧穴都汇集于背部,如果邪风侵入,容易中风。
三、秋补宜滋阴润燥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贴秋膘”的习俗,每至立秋,家家户户就开始“食肉进补”。在饮食调养方面,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品,以防秋燥伤阴。
秋季可食用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等,但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最好不要吃上述食物和药物,因为它们性偏凉,应先调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少吃一点滋阴食物和药物。
秋季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注意不能超量运动,且尽量减少剧烈运动,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四、饮食应少辛增酸
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说,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医认为,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
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有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总之,秋天要适当多吃酸的食物,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
目前南方不少地区仍然是湿热天气,这种天气会导致人体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如果吃些性温的食物,尤其是粳米或糯米,对健脾胃、补中气均有极好的功效。药典古籍如《本草经疏》、《随息居饮食谱》及《金匮要略》等,均对此论有记载,并且对其功效赞誉有加。
五、饮食平衡防秋燥
传统养生文化认为:以形补形,以物补物,就是“吃什么补什么”。那么秋季就应吃肺补肺,但肺的功能太强,就很容易伤肝。再加上秋季本身就是肺的当令季节,如果过补,身体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为缓解“秋燥”,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有人主张入秋应当食用糯米阿胶粥(阿胶搭配糯米)以滋阴润燥。
秋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牛奶等较温和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
六、静坐吐纳利身心
在此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秋季吐纳健身法。
清晨洗漱后,在室内闭目静坐,牙齿闭合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津液充满后,将津液分3次咽下。稍停片刻,慢慢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头顶住上颌,用鼻子吸气。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如此反复做36次。坚持做此养生功,有保肺健身的功效。
还可将两手搓热,敷在眼部3秒,反复做8次。坚持此功,不仅可以明目,而且对肝、肺、心都有益处。
七、秋季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与运动养生的核心是相同的,但经络养生的目的在于保持经络的通畅,纠正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衡,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具体做法:将脚浸入温水中9分钟,然后按太渊穴、膻中穴各36次,最后做6次深呼吸、6次漱津吞咽。 (据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