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访”一词,不单是国家元首专用,百姓串门,亦是互访,俗称“来往礼”,是串亲戚、走朋友、过事送礼之基本礼数。
旧时走亲访友,一般要带上礼物,忌空手前往。至于要带什么礼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逢年过节,比较讲究,要带好礼。新女婿第一次到岳父家,需带“四色礼”。
走亲戚的时间有一定的讲究。洛阳周边诸县规矩,看朋友必须上午去,忌下午或晚上去;市区则有变通,亲友互访并不忌讳这些。
说来有趣,到别人家里做客的过程,正是接受文明检验的过程:来到主人家中,处处要懂礼数。若主人领你参观,可到各处看看;若主人没有这个意思,不可到各屋乱看,更不能乱翻东西。主人招待你吃饭,你必须谦让一番,不能忙着动筷子,更不能乱翻菜或夹起不吃,不能站起来夹菜,嚼饭菜时不能出声,吃馍时忌剩下馍头。
接待客人的程序,最能体现主家的文明程度:遇到宾客来访,主人须立即停下手头的事儿,热情相迎,随手接过客人手中物品,让客人走在前,自己紧随其后,用手势为客人指明走向。客人到家里后,要先让座倒水、递烟寒暄。若是大冬天,要让客人靠近火炉,若是烧柴取暖,一定要添几根柴,这是重视客人的表现;若是夏天客人进屋,要递上一把扇子。
以上诸多礼节是经济不发达时的基本接待规格。现在接待客人,要先从饮水机上接一杯水,让客人受到一定礼遇,然后泡上好茶,或打开冰箱拿出饮料,或亲自为客人削一个苹果。过去农村最隆重的欢迎方式是打一碗荷包蛋招待客人,俗称“打鸡蛋茶”。
奇怪的是在清末民初,富户接待男客时要递上水烟,鼓励客人吞云吐雾;对来访的零星客人,一般不设宴席,而用捞面、油馍、饺子款待。即使贫穷的人家,也要到邻家借白面和鸡蛋改善伙食,以示区别于平时伙食标准。若是有多个亲友来访,或是特意请来的客人,则要设宴,俗称“待客”。
请客人中的长者坐上座,宴席开始后,主人说“请用”、“叨菜”,要让客人先动箸,并频频劝酒菜,让客人“多喝两杯”。客人放下筷子后,主人、陪客方能放下筷子,以示礼貌。
这一切都为体现两个字:诚意。
宴席结束,客人不能立即走人,即使有急事,也要稍作停留,拉拉家常,然后告辞。主人一定要挽留,说“再坐一会儿”,客人则说“客走主家安”。客人起立,真要走时,主人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回赠物品递上,这是“回礼”,不可或缺。将客人送至门外路上后,宾客要说:“请回吧!别送了!”主人则说:“慢点儿走,有空再来。”有的主家为表示真诚,执意要送到村口,目送客人,挥手相别。
这些礼节在今人看来,多少有些啰唆,但正是传统礼仪中最美好的元素,“来往礼”的核心是把客人置于尊位,粗茶淡饭,尽显诚信;你谦我让,包含礼仪,简单的礼让动作和简洁的礼貌用语,丝毫不比今天的文明条款逊色。
在“来往礼”中,还有一种“借还礼”,在广大农村最为盛行。由于过去经济拮据,各农户家中的生产、生活用具都不能全备,于是借农具、借牲口、借物品便成常事,有的家庭临做饭时缺盐少油,无煤无面,也需向邻居借。借东西的原则是必须用商量的口气,委婉地向对方提出。河洛地区民风淳厚,只要张口借东西,一般不会被回绝。被借的一方一定要慷慨答应,若家里实在没有,要向对方说明,反复表示歉意。借方也要和气地表示理解,说:“没啥没啥,我再去别家看看。”
洛阳民谚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句话最能体现“来往礼”的原则,这是一种诚信互换,借了别人的东西,若长时间不还,或总是借而不还,再去借时,就借不到了,而且名声将受到影响,以后所有人都不再借东西给你,那就惨了。
洛阳还时兴“借少还多”,以示感激,譬如这次借人家五个鸡蛋,还的时候要给六个。但借农具不在其列,总不能是借犁犁地之后,还人家两张犁吧?由此看来,“来往礼”只体现精神层面之互信,不体现物质利益之回报,这是最朴素的民间往来礼节。
农村中“来往礼”还有一个大的领域,就是红白事之送礼。农村人结婚,头一天便要在自家门头上安上大喇叭,开足音量,播放戏曲或音乐,这是一个信号:我家办喜事哩,请来送礼吧!乡亲们听到后就会来送礼。
20世纪70年代,一般是送大红对联,这种对联很大,要贴在办婚事者的大门两侧墙壁上,红艳艳,贴满墙,显出喜庆,谁家办喜事时的红对子多,就说明人缘好。若发现对子很少,得赶紧自己写,贴满墙,装点门面。后来条件好了,结婚送礼多是物品,如今已是赤裸裸的礼金了。
过“白事”时,是让唢呐班发出信号,一般是在门口搭棚,扯上黑布,便是标志,有的则在门口放一张八仙桌,摆上烟与茶,唢呐班围坐吹奏,自然会有人来送礼。过白事送礼,表情要凝重,放下就走,不可久留,人家死了人,不可感兴趣似地问这问那。一般是主家晚辈走过来,趴在地上磕个头,并不言语。送礼者要弯腰扶起对方,赶紧走人。
“红白事”送礼最能体现“来往礼”之内涵,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主家接受礼物时要一一记录在册,别人送的啥礼,等到别人家办事时足数还上,有来有往,不落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