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5版:乐活·讲述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二十四个”的电影梦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新文化系列之三
★他们看你不可能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说你可能听不懂的话。他们成立了第一个有关电影的洛阳民间沙龙:洛阳电影资料馆。
★他们“夜奔”,他们辞职玩电影,他们是一群疯狂的洛阳人,来自一个疯狂的群体,推崇影像世界、自由精神。
★他们搭建了一座你会艳羡但不易真正步入的灵魂殿堂。除非,你也有过同样的梦想。
“二十四个”的电影梦
□ 记者 张丽娜 文/图
  右二为老胡
  “二十四个”的成员
  洛阳电影资料馆一角
  题记: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曾说:“电影是一秒钟二十四格的真理或幻想。”戈达尔不知道,在他说过这句话很多年之后,遥远的中国洛阳,诞生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群体:二十四个。

  1 一个老胡

  关键词:露天电影、人民会堂

  “二十四个”是什么意思?这里暂且按下不提,先从老胡说起。

  老胡是这个文化群体的灵魂人物之一。他本姓仝,根儿在洛阳嵩县。他三十余岁,微胖,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老胡为什么被称为老胡,不得而知,反正圈儿里人都这么叫他。在他常逛的几个网络论坛上,他的名号很响亮。

  老胡从小爱看电影,他生长的那个村庄,时不时放几场露天电影,老胡逢场必到,爬墙上树,占据最好的观影地点。

  老胡的爷爷过去是洛阳人民会堂的美工,专画电影海报。老胡的爷爷曾利用职务之便,将孙子带进会堂看《一双绣花鞋》,不幸遇着查票的,拿着手电筒晃来晃去,硬是把老胡揪了出去。

  老胡长大后进城谋生,小时候看电影所受的限制,在他的胸中激发了一种浪漫激越的情怀。那是2000年前后,录像带衰退,VCD盛行,老胡一得空就骑着自行车满城转悠,从老城青年宫到涧西广州市场,到处搜罗影碟。“每周四晚上新碟上市,十几个电影发烧友早早就在摊前守着,只等货到,哄抢一空。”老胡说。他们这帮人淘碟很有讲究,最好是标准收藏版的,配有幕后花絮、导演评论。

  后来老胡结了婚,依旧每周买碟,老婆说他是“影碟控”,有了怨言:“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啊,可以从网上下载电影啊,为什么非要花钱买影碟?”老胡也不跟老婆争论,他把新买的影碟塞到床底下、沙发底下,家里的影碟照旧悄无声息地增加着。如今他家有六千多张影碟,他说:“这不算啥,骨灰级发烧友藏碟十万张呢!”

  2 一群“疯子”

  关键词:“二十四个”、“夜奔”、啤酒旅行

  “二十四个”的成员基本上都是老胡这样的人。2002年春节,几个同道中人,在小酒吧内度过了一个美妙的下午。他们借助投影机和DVD,集体观赏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小武》等几部电影,大家火花四溅的思维碰撞:这部电影有什么特点?导演的创作理念是什么?

  人只能活一次,而电影展现了百样人生,让有限的生命在瑰丽无穷的想象中有了无限可能。感悟及此,这帮年轻人决意成立“二十四个”论坛。论坛名字取自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的名言“电影是一秒钟二十四格的真理或幻想”。将“格”改为“个”,意为这是一个考量个人思考、关注个性表达的团体。

  众人商定每月定期赏鉴好电影。刚开始没有钱买放映设备、租场地,老胡就联合“雁渡寒潭”、“刀声”、赵明等人,或借或捐,弄来投影机、DVD,和老罗、“NIN”、“SOU”、“清欢”等一群酷爱电影艺术的热血青年,窝在王希开的服装店里、酒吧里、朋友家里,通宵看电影,从黑泽明到北野武,再从安东尼·奥尼到塔可夫斯基……每次活动都作文字探讨和图片记录。

  时光流转,“二十四个”关注的焦点,从经典电影转向独立电影,他们的兴趣也从写影评变成了拍电影。

  金斐本在银行工作,加入“二十四个”后,辞职玩电影,先用DV拍短片,后又和杨健联合执导长片《气囊》;韩风导演的《处青春》,在洛阳新华影城首映,并发行了DVD;“alphatown”拍摄的《金鱼之梦》,获得了上海电影节百事短片竞赛二等奖……

  在外人眼里,他们的行为几近疯狂:新年之夜,在孟津麻屯看完电影《都市浪人》,发起“破浪之旅”,分成“浪A”、“浪B”两个分队开始“浪”,连夜步行十几个小时,直“浪”到小浪底大桥。

  老胡认为,这种“浪走”,不作怪,不冒险,是后现代旅行。他梦想中还有更浪漫的方式:骑着三轮车,拉着一箱啤酒,边看电影边旅行。

  3 “二十四个”的癫狂

  关键词:洛阳电影资料馆、山村图书室

  “洛阳纸贵”和“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朝代早已过去,怎么尽己所能为这座文化古城增添更多的文化味?

  2010年11月,“二十四个”的成员和豆瓣网“活色洛阳”小组的老熟人们翻着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主编的电影资料馆丛书,终有一得:成立洛阳电影资料馆!纯公益的,专门放映学习,不收任何观影、阅读费用,服务洛阳地区及周边影迷、影人,并设立“电影辅导金”,资助那些尝试制作电影的苦心人。

  老胡在网帖中阐述了这个举动的意义:“我相信洛阳有一些人,想看电影院里看不到的影像,渴望现场碰撞、激情交流。期待这些人能像戈达尔、特吕弗当年那样,到电影资料馆品评电声光影,学习电影语言,自由实践梦想。”

  这是一个听起来伟大做起来艰难的事情。国内外的电影资料馆一般都是官方机构,民间发起,何以为继?

  他们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害怕这个问题。在“金谷二十四友”交游的旧地,他们租下了金谷园路78号213室并发布消息,音像店老板、学生、影迷……纷纷出钱出力,短短数天,已募集现金4400元,沙发、椅子若干,还有电暖器、投影幕布等物件;老胡贡献出了多年攒下来的数百册电影书籍;洛阳籍著名导演刘勇宏亲临资料馆座谈,并资助“电影辅导金”……

  一个“全球限量征集洛阳电影资料馆常务理事”的妙招,更是将此事推向高潮:招募理事30人,参与轮值排片及大事筹划;每届任期4年,可自行连任,每人每月出资20元,尝试推行一种机制,用于资料馆纯公益的日常维持。

  “一月后居然额满,上海、北京、南宁、南京乃至越南西贡的达人志士纷纷入伙!”这个结果,让资料馆“带头大哥”老胡乐得合不拢嘴。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大家的支持,什么好事办不成呢?

  2010年12月19日,洛阳电影资料馆开启首映大幕,放的是“NIN”主持的“席地而坐的大师影像”单元:《特写》;同年12月25日,放映单佐龙导演的《借我一生》;2011年2月13日“独立影像日”,放映金斐、茹韶华的作品……

  如今,洛阳电影资料馆已在国内电影圈小有名气。豆瓣网“活色洛阳”小组和时光网“贰拾肆个”组群皆有其网络影像。国内的一些电影人,如著名导演王全安(代表作品为《图雅的婚事》)等,都对其有美好祝愿——

  王全安:“把‘二十四个’越谈越热!”

  陈大明:“希望你们的DV体现出真正DV的本质和意义。”

  崔子恩:“祝‘二十四个’论坛深广发展!”

  目前,交流电影的同时,老胡他们正在募集图书,帮助嵩县黄庄古垛小学筹建“百花图书室”。他们说,放手去做,活在当下,因为有些事再不做就永远没机会做了。

  如果你想加入“二十四个”和“活色洛阳”,如果你想到洛阳电影资料馆看看,如果你想为山村孩子捐献图书,请加资料馆的QQ群:999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