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敏在百叶箱前记录温湿度。 |
|
每天适时到来的天气预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您可知道,这些天气预报信息是怎么得来的?气象观测员为此都做了哪些工作?对此,记者昨日到孟津县气象局观测站进行了一番了解。
1 这些数字海量、枯燥,却非常重要
“9月4日开始下雨,当天降雨量为13.0毫米,5日为16.9毫米……11日降雨量最大,52.9毫米……19日雨停,降雨量为2.2毫米。”昨日下午,秋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孟津县气象局观测站的杨敏打开电脑翻看了一下之前记录的降雨量,准备将当天的降雨量与上一次的数据进行比对。
杨敏今年41岁,1991年毕业于郑州气象学校后,进入孟津县气象局工作,现任孟津县气象局观测站站长。
据了解,孟津县气象局是我市两家国家基本气象站之一,除了基本的气象监测工作外,每小时还要给国家气象局上传一次数据,供全球数据交换。
此外,孟津县气象局还担负着24小时航空危险天气通报的重要任务,负责这项工作的机构在我省仅有7家。值班观测员每小时给航空部门提供一批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日照、蒸发、雨量、风等信息,它们将直接影响到飞机能否起飞,是否变更航线等。
“温度,18.1;湿度,64;气压,984.0;瞬时风向,317;瞬时风速,1.3;最大风速,2.7……”杨敏又一次检查无误后把这些实时数据上传,转身告诉我们:“除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外,作为一名气象观测员,还必须细心、耐心,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碰到突发的恶劣天气,自己首先不能慌。”
杨敏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同事的。她经常给同事们举例,附近某地的气象观测站由于一个雨量计线路出现故障,数据显示降雨量特别大,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检查就把测出来的错误数据上传,一经发报,在当地曾一度引起不小的恐慌……
2 小小观测场,布满了机关
杨敏工作的地方除了机房,还有一块半个游泳池(25米×25米)大小的地面气象观测场。打眼一看,观测场里自然生长着苜蓿、酸浆草、狗尾巴草等,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殊不知,这里面暗藏着很多机关。
一进观测场,杨敏就指着一个圆筒打趣道:“看着像垃圾箱不?这可是雨量自动传感器,降雨量就是由它来测算的。”她要是不说,我们还真以为这是一个垃圾箱呢。
在我们的右手边,立着三个测温湿度的白色百叶箱,观测场的两个角上,还立着两个10.5米高的风向风速传感器,顶部的叶片正随风转动着。“现在风速差不多是每秒3米。”杨敏盯着扇叶看了看说。
往左边走,杨敏指着地面上的设备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这是深层低温观测区,这个是日照计,这个是大型蒸发器……其中最让我们惊讶的,是地温场里露在地表的一个类似螺丝钉的地温传感器探头,它能检测出地表下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等不同深度的地温。
杨敏说,这些先进设备测出来的数据十分精准,为气象观测员减了不少工作量。
3 刮风下雨时,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越是刮风下雨闪电打雷,越得往外跑。”这是杨敏干这行感觉跟别人最大的差别。“跑出去干什么?”杨敏不假思索地说:“听雷声,看云彩。”顿了一下,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憨?”
先进的设备确实减轻了工作强度,但是要观测云状、能见度等,还需要观测员的一副“火眼金睛”。
根据规定,负责值班的观测员,每隔一小时就要到观测场检查设备和记录数据。“碰到刮风下雨,我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一手拿电筒,一手撑伞,一手拿本,一手拿笔,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一只手护住设备,不能让雨水进到里面而影响数据。”边说边比划,杨敏咯咯地笑了起来。
4 做气象观测员,与老天对话
就是这样的工作,杨敏一干就是20年。
9月中旬,省气象局的工作人员来验收并通过了杨敏的“250班无错勤”的申请,她又一次获得了“全国优秀测报员”的荣誉称号。此前,杨敏曾两度获得这一称号。
杨敏说,做这份工作,好像是在与老天对话,被风吹雨淋,似乎已经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20年来,每次值班时将这些数据及时准确地发布出去,就是最大的宽慰。”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9个气象观测站,每个站至少有3名气象观测员,他们跟杨敏一样扎根在一线,风雨无阻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虽然目前自动化水平较高,但是观测员的工作量仍然很大。”市气象台副台长姬鸿丽说,“是他们坚守在基层,提供大量基础数据,才让我们对天气有了更科学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