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0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盛归来”4.8亿元处置资金开始兑付
兑付现场  忙而有序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9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盛归来”4.8亿元处置资金开始兑付
兑付工作分三批进行,10月10日结束
  昨日上午,洛阳银行新程支行的兑付现场。

  记者 何浩 摄

  □记者 郁文

  本报讯 昨日上午,市政府盛归来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召开新闻见面会,通报了洛阳盛归来投资担保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侦破和查扣资产处置情况,并对同日进行的兑付工作进行了说明。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通报了盛归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侦破情况和对相关责任人的初步处理意见。

  经查,洛阳盛归来投资担保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2009年8月及2010年3月,该公司两次变更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构成和法定代表人,现公司注册资本为10500万元,经营范围是担保、对房地产的投资和咨询服务,法定代表人为苏继勇,公司股东为潘腾飞(现役军人)、潘红玲、姬进婷3人。几年来,盛归来公司虽几经变更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但实际控制人一直是潘百勤。该公司自成立至今,在洛阳市辖区共设15家分公司,通过街头广告、公交报站广告等进行宣传,以为客户理财为名广泛吸收大量存款,截至2011年7月16日,共吸收公众存款累计金额17.93亿余元。由于该公司未严格遵守《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暗中一直在走“‘高息融资’——‘输血’房产项目”这条路子,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今年5月23日,凤凰网《网民之声》刊发了《洛阳盛归来非法吸储4亿元,理财担保隐藏大秘密》一文,举报盛归来公司非法高息吸储4亿元,被其实际控制人潘百勤用于个人投资和奢侈消费。洛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迅速成立处置盛归来事件领导小组,对盛归来公司人员构成和公司基本情况进行前期调查,对其财务状况进行摸底,对骨干人员进行布控,同时要求盛归来公司无条件为群众兑付所吸储的资金。

  7月16日,市工信局将盛归来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报至市公安局。7月17日下午,约200名公安干警在同一时间对盛归来公司总部、15个分公司以及潘百勤采取了抓捕、控制资产等行动。经过两个月的缜密侦查,案情终于查明。

  犯罪嫌疑人潘百勤和潘红玲二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于7月18日被市公安局刑事拘留,8月23日经洛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苏继勇、姬进婷、苏继彬和13家分公司负责人(经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市公安局取保候审,现在正配合市政府、市工信局处理盛归来公司的资产清算和兑付等相关工作。

  经市政府多次协调,河北三兴德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洛阳广达置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潘百勤本人签订了资产处置协议。按照协议,河北三兴德明房地产公司将向市公安局指定的监管账户汇入4.3亿元,其中3.1亿元用来收购老城区“夏风金水园”项目,1.2亿元用来收购潘百勤在北京永济恒业房地产公司持有的60%股份,另外承担1000万元债务;洛阳广达置业有限公司已于9月1日汇入指定账户0.5亿元,收购潘百勤其他资产和债权,另外承担700万元债务和1000万元抵押贷款。潘百勤全部资产处置资金共计4.8亿元,用于兑付储户4.78亿元本金外,其余200万元用于偿还其他债权人。兑付工作9月29日开始,分三批进行,10月10日结束。(兑付原则及时间、办法、地点安排,见本报29日A05版《通告》及洛阳信息港)

  据了解,潘百勤的资产处置完全是按市场化原则来运作的。在市政府的主导下,市工信局先后和13家房地产公司进行了洽谈。但由于老城区“夏风金水园”项目的回迁安置房面积约占规划商品房面积的40%,建设成本过大,项目利润微薄,多数房地产公司实地考察后表示不愿购买。经过市政府多次协调,最终才由河北三兴德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洛阳广达置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潘百勤本人签订了资产处置协议。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