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市焊接“小将”赴伦敦参加顶级大赛
两部影片,昨日在洛开机
“玛丽奶奶”,谢谢你温暖了我们
郭达要借《忐忑》重塑河南人形象
山村里来了一群城里的靓姑娘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10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退休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这位美籍华人,4年来资助了几十名贫困生
“玛丽奶奶”,谢谢你温暖了我们
□见习记者 李黎 记者 冯保萍 通讯员 赵丽
  昨日上午,燕巧、丁芳芳等4名新安县高三学生和3名学生家长手捧鲜花,带着家乡的土特产,一起来到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我们来这里是看望一位亲人,她就是我们的奶奶余玛丽。”燕巧说。余玛丽是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这4名学生是在她的资助下才顺利读完初中,然后进入高中学习的。

  看到孩子们来看望自己,听见孩子们说“玛丽奶奶,谢谢您”,老人高兴得脸泛红光。她激动地拉着孩子们的手,说她要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相貌和学习情况——她资助的孩子太多,有些孩子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大家围坐在沙发上,燕巧拿出一个棕色档案袋,里面装的是15封沉甸甸的感谢信。燕巧从中选出两三封慢慢地读给老人听,挤了20多个人的客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来看望老人的市妇联和社区工作人员也带来了礼物——一幅写着“嘉言懿行”4个大字的书法作品。老人看了大笑起来,说很多成语她都看不懂。原来,余玛丽老人是美籍华人,从小在美国长大,1971年才和丈夫来到洛阳,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任教。

  2007年,老人得知新安县有很多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后,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积蓄,和市妇联一起开办了“春蕾班”,资助42名贫困孩子上初中。后来,这些孩子中有15人考上了高中,余玛丽又每年资助每个孩子800元,资助他们继续上学。

  “在食堂,老人每天吃的都是窝头、咸菜和玉米粥。几十年来,她穿的都是旧军装,连新衣服都很少买。”谷水西社区书记朱宏告诉大家。

  在余玛丽老人的房间里,木板床和写字台的边角都已磨得发亮;她的衣服上,有的地方还补着补丁……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