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国歌,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斗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缩影,也是一个民族不朽的文化传承。
国歌,或是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铿锵战歌,或是传承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赞歌;一些国歌诞生后传唱至今,一些则几经改易,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迁。
旋律各异,歌词不同,但在每个人心中,自己祖国的国歌都拥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最动人的歌词,不管何时何地,唱起它时都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词曲虽有异,岁月有更迭,共同且永存的,是国歌中激荡着的爱国之心。
1 荷兰国歌:全球最古老的国歌
《威廉颂》被认为是全球最古老的国歌,其旋律成于1568年,歌词则成于1568年至1572年,共有15节。《威廉颂》的歌词非常有特色,把15节歌词每节开头的字母拼起来,便是威廉的全名。
《威廉颂》成曲初期只在荷兰民间流传,直到1932年才被正式定为荷兰国歌。因《威廉颂》第一节中包含有“尊重西班牙国王”的歌词,长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
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家米拉·阿兰德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威廉颂》赞颂的是率领荷兰民众逐步脱离西班牙走向独立的威廉·奥兰治·拿骚。当时荷兰还属于西班牙,在威廉的带领下开始反抗暴政,并逐渐走向独立。西班牙承认荷兰从西班牙分离出来是在1648年,所以根据当时的情况说“尊重西班牙国王”无可厚非。
2010年南非世界杯冠军争夺战,激战116分钟后西班牙队攻入制胜一球,荷兰队饮恨而归。有球迷开玩笑说,这是一场哨响前就注定了胜负的比赛,因为荷兰队赛前高唱的国歌中有这句词:“西班牙国王,我永远尊重。”
2 俄罗斯国歌:67年间一曲三词
俄罗斯国歌以壮美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见长。它在60多年间歌词改变过3次,而且出自同一人之手。
1940年,苏联政府宣布征集新国歌。最终由音乐家亚历山德罗夫创作、诗人米哈尔科夫填词的《牢不可破的联盟》中选,并于1944年取代此前使用的《国际歌》成为苏联国歌。
1977年,经米哈尔科夫修改的新版国歌歌词启用。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将19世纪“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作品《爱国者之歌》作为国歌。
2000年,时任总统普京认为苏联国歌更有气势和感染力,建议恢复原曲作为俄罗斯国歌,得到赞同。由米哈尔科夫创作的歌词从150个预选方案中再次被选中,作为新国歌的歌词。
2001年1月1日零时,新世纪钟声敲响之际,俄罗斯各电视台同时播放新国歌《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刚强的意志,辉煌的荣耀,是你永恒的财富……”许多人为之热泪盈眶。
3 英国国歌:明年奥运或奏“长版”国歌
英国国歌《上帝保佑女王》与其他国家国歌不同,没有官方承认的版本,而且一般只演唱其中的一到两段。如果只播放第一段,时长仅有44秒。在明年即将于伦敦举行的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所属国家或地区的旗帜升起时间需要1分钟,这就要求国歌演奏的时间至少也要1分钟。英国作曲家菲利普·谢泼德建议,到时候播放一个两段、长度为1分25秒的《上帝保佑女王》。
4 阿根廷国歌:球迷版国歌风行赛场
阿根廷国歌《祖国进行曲》起源于19世纪席卷南美的独立运动,1813年被确定为阿根廷国歌。
充满艺术细胞的阿根廷人之后又衍生出多个版本的国歌。如1990年阿根廷音乐家查理·加西亚就突发奇想,创作了摇滚版的国歌并且收入到自己的音乐专辑中。
除摇滚版,阿根廷还有球迷版国歌。这个版本的国歌出现在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上,当时一些国家的球迷将国歌改编成为国足加油助威的歌曲,阿根廷球迷也跟风效仿,推出了这首球迷版的国歌。
5 肯尼亚国歌:孩子们的选择
诞生于1963年的肯尼亚国歌名为《造物之神》,它的曲调灵感来源于生活在肯尼亚塔纳河三角洲地区的波克摩部族传统民谣。国歌曲调浑厚、平缓,庄严中不失温和,坚强中不失柔韧,透露出国歌中所传递的国家与人民相互守望、相互崇爱之情,并将肯尼亚部族音乐文化有机融合。
在肯尼亚国家档案馆工作的阿南奎告诉新华社记者,肯尼亚国歌的选取其实是孩子们作出的最终选择。1963年,肯尼亚国歌委员会将3首备选国歌递交内阁定夺。肯尼亚开国总统乔莫·肯雅塔决定由内阁、演奏国歌的军乐队以及肯尼亚小学生代表共同选取。参与抉择的人当时都很犹豫,因为3首备选国歌都很优秀,最终肯尼亚小学生代表认为《造物之神》的歌词及乐曲最简明上口,总统及内阁由此确定其为国歌。
6 法国国歌:小学生的必修课
法国国歌《马赛曲》原名为《莱茵军战歌》,1792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500名马赛志愿者高唱这首战歌向巴黎进发,极大地鼓舞了革命者的士气。1879年,《马赛曲》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选定为国歌,其地位先后在1946年和1958年的宪法中得到确认。
根据法国教育部的规定,小学生入学必须学唱国歌并简要了解国歌的历史。因此,法国各地小学新学期开学伊始,校园内就会传出学唱国歌《马赛曲》的稚嫩童声。
7 突尼斯国歌:不朽的战歌
突尼斯国歌《祖国卫士》曾是一首鼓舞斗志的战歌。当年,突尼斯抵抗运动的战士们高唱此歌,在茂密的椰林里、苍莽的沙漠中、险峻的山冈上浴血奋战,英勇抗击法国殖民者,终于在1956年推翻了统治突尼斯75年之久的法国殖民当局,建立了独立的主权国家。
“祖先赋予我坚强的臂膀,磐石般地护卫着我的祖国,高擎的战旗猎猎飘扬,唤起我胸中豪情万丈!”突尼斯抗法老战士哈福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情不自禁地吟唱起这首承载着他光荣经历的战歌。
突尼斯国歌的歌词曾作过修改,不过开头部分依然保留了原来战歌的歌词,充满了为祖国而战的豪情:我们是祖国的卫士,为了时代的荣耀,沸腾的热血发出强烈吼声,为了祖国,我们不怕牺牲!
不朽的祖国,不朽的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