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洛仁无偿献血获得的各类奖章和荣誉证书。 |
|
引子 10月1日,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顾勇华,来洛对我市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在洛期间,他与自己半年前“发现”的全国献血先进个人甄洛仁喜相见。
顾勇华发现的这名献血先进个人,是他41年未曾见面的小时好友。
“甄洛仁!这个献血先进个人一定是我的老朋友!”半年前的一天,顾勇华在全国献血光荣榜上看到这个名字时惊喜万分,马上请人帮他查“甄洛仁”的具体信息。帮他查的人半信半疑:同名同姓的人多了,你怎么知道他一定是你的发小?
“肯定是他!他登上献血光荣榜,不奇怪!”顾勇华相当自信。果然,电话接通后,两个41年不见的老友一下子就听出了对方的声音。
原来,两个人少年时都曾在四川生活过,脾气相投的他们很是要好。顾勇华18岁那年离家参军,与14岁的甄洛仁分离。但是,甄洛仁经常去顾家,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助顾家父母的,顾勇华一直心存感激。后来,甄家搬到洛阳,顾勇华和甄洛仁失去了联系,但始终念念不忘这个好朋友。
41年后,故友终于联系上了,顾勇华想在来洛时和故友见上一面。本报记者见证了两位老朋友相见时的动人场面。
55岁的甄洛仁头发灰白,脸上写满了沧桑。据了解,他的献血量已达到21000毫升,相当于将人全身血液换了4遍!
顾勇华悄悄将记者拉到一边:“甄洛仁非常不容易,他的女儿曾患有白血病!”
7日晚,在甄家,甄洛仁和他的妻子、女儿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丈夫说:看着媳妇变红润的脸,我真想好好谢谢献血的人
甄家房子不大,约60平方米,两居室。家里电器很少,客厅矮柜上放着的一台21英寸的旧电视机,图像已有些模糊,但屋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十分干净。
甄洛仁的妻子苗红英开朗健谈,女儿甄萍萍微笑着乖巧地坐在一旁——从他们一家人的脸上,记者读到的是平和与满足。
相信吗?他们曾经历过苦难的磨砺。以下是甄洛仁的讲述——
大概是在1992年,媳妇生了一场病,要做个小手术,需要输200毫升血。我守在她床边,看着鲜红的血液一滴滴流进她的身体。一袋血才输了一半,她苍白的脸就一点点变得红润起来。
我当时就想,媳妇输的血是谁献的呢?我真想见见他(她),好好感谢他(她)。
1994年,单位组织献血,我毫不犹豫地就去献了。
没两年,我下岗了。为生计所迫,我四处奔波打工,献血一时就顾不上了。
1998年10月12日,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早上,我正要去打工,从收音机里听到,血站血液缺乏,急需市民献血。我坐不住了,直接到血站献了200毫升血。
从那以后,每隔半年,我就去献一次血:开始是献200毫升,后来是献400毫升;先是献全血,后来是献成分血。10多年来,我一共献了21000毫升血。有人给我算过,这相当于把一个人全身的血换了4遍。
做这些事儿时,想到我献的血能挽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心里充满喜悦。
可是,我没想到,7年前,不到20岁的女儿会得了要命的血液病!
拿到化验单时,我一下子瘫坐到地上,觉得天真是塌了……
女儿说:因为我爸做了这么多好事,我才能死里逃生
“接下来的事情,我来说。”一直静静坐在一边的甄萍萍开口了。
7年前,我到新单位上班没多久,就感觉身体不舒服:疲惫,总是发烧、眼皮浮肿……
在河科大一附院检查时,听大夫说要做腰穿,我就猜到情况可能不太好。
检验单上写的都是英语,我就偷偷跑到医生办公室,一页页翻看他桌上的医书——原来,我得的是急性白血病!
我用了10天的时间,接受了这个现实。可是,我也偷偷地在被窝里哭过,因为害怕头发会掉光,害怕变丑。
哭完后,我打起精神,决定和病魔斗一斗。为了治病,妈妈陪我在郑大一附院住了一年。当时,医院从上海引进了一种新的白血病治疗方法,妈妈害怕新疗法会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我却决定赌一把:要么死,要么做个正常人,我才不要一辈子当病人!
最终,我赢了!我不仅熬过了5年存活期,而且血液的各项指标也基本正常了。我重新找到了工作,谈起了恋爱。
治病的时候,我爸打工为我挣医疗费,我妈日夜守护在我身边,陪我治疗、给我熬汤、给我打气,陪我度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子。命运转了好大一个弯,阳光重新又照到了我的生活中。
我觉得,是我爸做了那么多好事,老天才让我死里逃生!
妻子说:是爱和坚持,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幸福
“闺女说的是。”甄洛仁的妻子苗红英笑着接过话头。
刚知道闺女得的病,她爸吓得瘫倒了,她姑哭得稀里哗啦,可我硬是一滴泪都没掉。我没时间哭,我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我的孩子!
我把所有的时间都拿去读医书,中医、西医,所有与治疗白血病有关的书,我都拿来读。我想知道,孩子的病究竟是怎么得的?怎样才能治好她的病?
在医院里,我先要做个好陪护:我每天早早地起床,给闺女准备好一切,炖各种营养品。为了她,我学会了各种食疗方法。不谦虚地说,我现在已经成了半个医生。
我忙,也靠忙碌忘掉恐惧:闺女的病床旁,不时有病人离去;昨天还与我们谈笑的病友,第二天没能下手术台……
亲戚朋友都尽全力帮助我们一家。可是,治疗白血病的花费实在太大了,我们仍然很困难。单位有人劝我寻求社会帮助,可闺女不让:妈,咱就是卖房子,也不能向社会伸手!
我知道,闺女太善良了。有时她刚做完化疗,很虚弱,可坐公交车时还一定要给老人让座。我心疼她,不让她让座,她就皱眉头:“妈,咱不能这样。”
我感谢我的丈夫,因为他的举动,闺女成了无偿献血的受益者,治疗时免费使用了血液。
总之,我为有这样的丈夫和闺女感到骄傲,也为自己骄傲。
是爱和坚持,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幸福。
(文中甄洛仁一家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我的心一直无法平静,这坚强乐观的一家三口让我感动。甄萍萍原来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怕给她的生活带来影响。但是,最终她同意了。原因只有一个,“如果读了这篇文章,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我就满足了”。
谢谢这个可爱的姑娘,祝福这善良的一家人。我们的古城,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人,更加温暖、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