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2版:百姓写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俺村出了个大老板
宅在家中度国庆
“以文会友”大家庭如今有了管理员
再回当年下乡村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流光碎影
再回当年下乡村
  绘图 吴芳
  1969年1月,我们这些从河大、郑大毕业的学子,与郑州的一群知识青年,义无反顾地奔赴许昌县宋庄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下乡三年后,我们各自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如今,我们成了年逾花甲的老人。退休了,怀旧情绪也浓了。几经联络,大家皆有共鸣。一拍即合,分居于洛阳、郑州、许昌等地的老知青决定到40多年前下乡的村庄探访乡亲父老。

  今年初秋,热气乍退,我们一行8人踏上这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时,当年的老支书早已作古,我们在村校教过的村童早已人过中年,成为致富带头人,大爷大嫂拉着我们的手不肯松开,似曾相识却又难以相认。

  “老了,都老了!”岁悠悠,情悠悠!我们喜中生悲,悲喜交加,泪水几欲夺眶而出,结结巴巴,言辞哽咽。“闻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岁月的霜雪已无情地磨砺和模糊了大家的特征密码。

  村里特意为我们召开了座谈会。在会上,我们自报家门,向乡亲们介绍了自己的沧桑岁月,乡情乡音充盈会内会外。会后,村干部带我们参观了村容村貌。旧屋无踪影,新楼建满村,我们深知,宋庄的巨变只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分明是国家政策的威力使然。

  返回途中,一名数学系毕业的老兄竟道出一句英语:“I agree with you。”另一名中文系的校友则赋诗一首:“重回宋庄村,又见宋庄人。父老鬓染霜,村嫂添皱纹。访农难认路,处处面貌新。又吃农家饭,谈笑话知音。徜徉葡萄园,村中聚宝盆。但愿数年后,再访宋庄村。”

  (西工区 高学广)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