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6版:媒体·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99.1%公众直言公务接待问题严重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
99.1%公众直言公务接待问题严重
80.1%的人认为接待费应受公众监督,专家主张追究被接待方责任
  □据 新华网

  日前,湖北省秭归县“天价接待费”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秭归县相关人员回应称,接待巡视组的费用实际为114490元,此前曝出的80万元费用中还包含了添置办公设备、购买接待酒水等费用。

  这并非公务接待问题第一次被曝光。从广东汕尾烟草局每月动辄上百万元的接待费,到山西平遥古城因公务接待不堪重负,公务接待问题可谓屡查屡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027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9.1%的受访者直言我国当前公务接待问题严重,其中93.8%的人认为“非常严重”。受访者中,64.5%的人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

  1 84.5%的公众担心公务接待成为腐败温床

  公众对当前公务接待的印象如何?调查中,排在获选率前三位的是:腐败(91.6%)、浪费(63.4%)和不透明(57.6%)。而“公开”、“节俭”、“廉洁”的获选率分别只有1.2%、0.8%、0.7%。

  对于公务接待中的乱象,入职才一年多的北京市某区基层公务员陈凡(化名)已经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公务接待在他们单位算一项主要工作,不管是上级领导来检查,还是同级干部来交流,许多谈事情的时间都在酒桌上,每顿饭的标准都不低,少说也要几千元。“要不要接待、接待标准如何,都要按领导的意思定”。

  家住广西某市的龙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所在的市有一个市委市政府接待处。据他了解,虽然市里有关于公务接待标准的规定,但是只要有领导一句话,这些标准随时都能被突破。同时,由于公务接待涉及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接待处的一些工作人员竟然参股开起了酒店、礼品店,暗中损公肥私。龙先生认为:“公务接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每次只将其作为个案处理,很少从制度层面反思公务接待乱象层出不穷的原因。”

  民意中国网网友徐岳总结了公务接待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第一是败坏官场风气。上级来访,本为视察指导工作,现在许多下级单位却豪华接待、整日陪同,只为讨领导欢心,以求被提拔重用。第二是浪费财政收入。本应主要用于国计民生的财政收入,现在却要频频为“天价接待费”埋单,没有将纳税人的钱用在刀刃上。第三是损坏政府形象。在贫富差距拉大、许多西部地区仍然比较贫困的情况下,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借公务接待之名,大肆挥霍,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必然会受到影响。

  调查中,84.5%的公众担心公务接待成为腐败温床。受访者的其他担心有:助长官场不正之风(79.5%)、败坏政府形象(78.4%)、推高行政成本(69.5%)等。

  2 为何多个文件管不住公务接待乱象

  实际上,政府相关部门早已注意到公务接待中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行动。1998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对业务招待费的范围、标准、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再次明确了公务接待的标准与纪律。许多地方也相继制定了规范公务接待的规章制度。然而,文件虽然很多,效果却并不显著。

  为何多个文件管不住公务接待乱象?调查中,受访者给出的三大原因分别是:公务接待成了部分官员拉拢关系、交换利益的工具(87.5%);政府花钱,特别是领导花钱缺乏有效约束(79.9%);公务接待缺乏透明度,无法监督(75.6%)。

  其他原因有:每次都是个案处理,缺乏制度性解决方案(56.6%);公务接待范围、标准太宽泛(47.7%)等。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王敬波指出,公务接待乱象屡禁不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当前一些行政机关有不同程度的利益化倾向,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就会导致公务接待常常服务于官员的私人目的;第二,在当下行政资源配置中,权力过于集中在上级部门,下级部门为了获取资源和利益,必然要讨好上级部门,从而进行豪华公务接待;第三,当前公务接待的制度化程度较低,现有制度多为行政系统内部规范,刚性和威慑力不足。

  “公务接待问题屡治屡犯的根本原因是监督不力,这主要表现在:人大的监督,特别是人大对公共财政的监督基本处于空白;专门性审计的监督作用不明显;公共财政的使用透明度不高,导致社会监督难以实现等。”王敬波说。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教授龙太江指出,在治理公务接待问题上,现在有一种“靠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由于文件真正落实的主体往往是基层行政机关,其本身就是公务接待的既得利益者,所以这种做法不可能起作用。

  3 治理公务接待乱象 要追究被接待方的责任

  如何才能根治公务接待乱象?受访者支持率最高的措施是“公务接待花费应公开,并接受公众监督”(80.1%);排在第二位的是“对公务接待出现问题的部门应坚决曝光并严惩”(75.6%)。

  其他措施有:规范公务接待的预算与报销制度(61.1%),加强对公务接待费用的审计(60.5%),尽快明确公务接待的范围和标准(60.4%)等。

  王敬波认为,治理好公务接待问题,首先,要强化预算管理,保证公共财政预算的刚性;其次,对于违法接待和天价接待要加大追责力度,特别是要追究被接待方的责任;最后,要强化监督,使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同时发挥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杨晓维通过民意中国网留言说:“公务员都有自己的工资,各单位也都有自己的行政经费预算,出差费应由出差单位负责,而不是由接待方承担,所以,除外事接待之外,应逐步取消公务接待制度。”

  “解决公务接待乱象,关键是让公务接待费用的预算、使用等情况公开透明,让老百姓有监督的可能。”龙太江说,公开公务接待的相关事项并不难,国外早有类似做法,是否公开主要取决于相关部门是否具有接受公众监督的意愿。

  他认为,推动公务接待公开透明要靠两股力量的合力——一方面,执政党要意识到,公务接待乱象不止,可能危害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必须从上到下采取治理措施;另一方面,公众也应该积极监督、举报公务接待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改革前进。

  民意中国网一名网友留言说,各种豪华接待一般都用来讨好上级,如果上级领导真能严格自律,相信“天价接待”的现象一定会少很多。俗话说,前面有跑的,后面有跟的,现在连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公开都不够彻底,甚至一些部门还借各种理由不公开,又如何能让下级政府贯彻公务接待公开透明的原则呢?

  调查中,50.2%的人表示,要从根本上治理公务接待乱象,上级部门需要自我约束、以身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