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5版:洛阳·面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耿红霞:用大爱书写“大孝”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25年如一日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每天抱上抱下,喂饭喂药,翻身按摩,为母亲抠大便——
耿红霞:用大爱书写“大孝”
□记者 郑凤玲
  在全国十佳孝贤颁奖大会上,负责人为耿红霞(左二)颁奖。

  (耿红霞供图)

  每天,耿红霞就是这样把母亲抱上轮椅的。

  记者 杜武 摄

  核心提示  

  据《河南日报》等媒体报道,10月15日,第八届全国十佳孝贤颁奖大会在登封举行,我市25年照顾瘫痪老母亲的耿红霞榜上有名。

  自2004年,由世界文化书院、世界和平慈善基金总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敬老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十佳孝贤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7届,共评出85名孝贤楷模。

  河南省每年都有人入选全国十佳孝贤榜,其中有许昌市襄城县背着妈妈打工求学的 “当代孝子”张尚昀、禹州市12年奉夫孝老的好军嫂吴新芬等,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昨日,记者采访了刚领奖回来的耿红霞,听听她的孝贤故事。

  1  喊声“妈”有人应,比啥都幸福

  “妈!”

  “哎……”

  昨日下午,记者和耿红霞回到了她位于瀍河回族区华林新村的家。一掀起里屋门帘,她就用响亮的声音叫了起来。

  一位白发老太太躺在床上,看见我们,老太太微闭的眼睛立马精神起来,耿红霞把她扶起来,熟练地用手团成空心拳,轻拍母亲背部,老太太用一种依恋的眼神看着女儿,很享受的样子。

  “妈,美不美?”

  “美!”

  “精不精(洛阳话,聪明的意思)?”

  “精!”

  看记者满脸的不解,耿红霞解释,她每天都会和80岁的老母亲进行类似的问答,是为了锻炼老母亲的思维能力。

  耿红霞,今年49岁,洛阳市工商局老城分局的退休职工。她的孝贤故事,要从25年前说起——

  当时,耿红霞初为人妻、刚添女儿,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而她55岁的母亲徐秀云却因为高血压而导致瘫痪。父亲有病在身,干建筑工作的丈夫邱荣建常年在外,唯一的弟弟在武汉工作,照顾母亲的担子全压在了耿红霞的身上。

  耿红霞咬咬牙,担起了这个重担。她带着女儿住在医院陪护母亲,趁母亲睡觉时再抱着孩子回家给生病的父亲做饭、喂药,父亲睡了,再抱着孩子回医院伺候母亲,困了趴在床头眯会儿,累了靠在床边喘口气儿。

  一年又一年,母亲的病没有恶化;10年过去了,耿红霞把母亲照料得很好;25个春秋过去了,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患脑梗塞的老父亲仍然活得很精神……

  “说句实话,我也觉得很苦、很累,可当我每天推开家门叫一声‘妈’有人应答时,看到母亲用孩子般快乐的笑容对我微笑时,我觉得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值!” 在十佳孝贤颁奖大会上,耿红霞动情地说。

  2  为照顾母亲,她练得“虎背熊腰”

  耿红霞母亲睡的是能升降、带气垫的护理床,“为了方便妈妈翻身、防止她背上生褥疮”。

  母亲床头墙上,装着液晶电视,“为了让躺在床上的妈妈不寂寞,听个声响”。

  母亲床头柜、桌子上,放的全是药,有治糖尿病的、有健胃消食的、有缓解脑梗塞症状的……“一天得算好时间,岔开来喂妈妈几次药”。

  面对记者的追问,耿红霞一一解释说。

  在耿红霞母亲的床上,记者看到一叠叠的纸尿布。耿红霞说,老母亲大小便全不能自理,一天得为她换十几块纸尿布。以前为了省钱,家里备有30多块尿布,每天的必做功课就是洗尿布。有时,母亲大便干结,她就用手去抠,一次她在和别人聊天,竟然随口说出“给老妈抠大便就是家常便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耿红霞每天的生活,从清晨给母亲做饭开始:先炖鸡蛋、磨豆浆,再做点豆腐汤泡馍。每顿饭她都要把饭菜弄得很碎再喂母亲吃。由于脑干受损,母亲有些“不知饥饱”,她就用特定的小碗,给母亲定量喂餐。

  为母亲按摩是耿红霞每日必做的功课。为了让母亲身体器官功能不衰退,她每日坚持把体重60多公斤的母亲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再用布条绑住母亲的双腿防止下滑,推母亲在屋里运动。天气好时,她就把母亲从二楼抱下去,让母亲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她的一位朋友对此印象很深:“有一年正月十五,我们帮耿红霞带老母亲下楼看灯,两个人在前面用绳子勒住轮椅的两端,一个人在后面搬着,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下,而红霞却对‘如此高难度动作’操作娴熟,让我无比佩服。”

  把60多公斤重的母亲从床上抱到轮椅上活动,再抱到床上睡觉,换成大男人抱起放下也很困难,可耿红霞却轻松习惯,她笑称“20多年的抱上抱下,让我锻炼出了一个‘虎背熊腰’的好身体”。

  25年来,耿红霞从一个柔弱少妇变成了手脚麻利、粗通医术的护理专家,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躺在床上的母亲皮肤白皙,精神状态也很好。

  一个家庭所有的吃喝拉撒,里里外外、洗洗涮涮、柴米油盐,太多的事情让耿红霞很疲惫,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失眠过,“不敢挨沙发,害怕一倒下就会睡着”,有时候“真想休息,真想扑进母亲怀里大哭一场,可是我知道我不能倒下,因为对母亲的爱已经融入我的生命”。

  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也很自觉地孝顺两位老人,平时吃饭,孩子们把好吃的都给老人吃,看电视都拣老人喜欢的节目看,从来不和老人拌嘴斗气。而丈夫邱荣建也由衷地夸她是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

  3  书画篆刻界的“名人” 网络上的“红人”

  让人意外的是,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耿红霞在自己心爱的书画篆刻事业上也小有成就:每晚夜深人静时,把母亲安置休息,她就开始书画篆刻练习。她用自学到的篆刻技艺完成了《洛神赋》全文的篆刻,她的书画和篆刻作品还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引起了社会关注和名家们的青睐。

  朋友看她太累,劝她放弃篆刻,可她舍不得心爱的篆刻艺术,就这样坚持了下来。有人劝她找个保姆照顾母亲,可她觉得只有自己最熟悉如何照顾老母亲,也这样坚持了下来。而且,耿红霞的生活丰富多彩:由于常年有病人,家里经济不宽松,她买不起品牌服装,就自己设计、裁剪、缝制服装,让大家啧啧称赞;买不起昂贵的化妆品,没时间进美容院,但因为心态好、精神好,又注意饮食健康,她的皮肤光滑红润,朋友们都说她越活越年轻;爱好文艺的她,唱歌、小品、新疆舞都能来几下,同事们都戏称她为“大腕儿”,有她的地方,总是欢笑一片。

  性格开朗的耿红霞,还是网络上的大忙人,她是洛阳网“书画长廊”的版主,网名叫“金凤凰”,她多次积极参与洛阳晚报、洛阳网组织的爱心活动,还曾在洛阳网发帖为身患肠癌的少女募集善款近6万元,把对家人的爱,升华到了对社会的奉献。

  虽然被评为“全国十佳孝贤”,可耿红霞却没有一丝张扬,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她脸上挂着朴实的微笑说:父母把咱养大,他们老了,咱反过来照顾,这不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