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就在洛河南岸,与“老城”一河之隔,却并不知道“真不同”,更不知道源于洛阳,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水席”这个称谓,还有那些关于水席的史实和民间故事。只知道在待客时,村里有人娶媳妇或孩子过满月随行过礼的“大人”去“吃大肉”、“吃官席”、“吃桌”。
我随大人坐在待客的八仙桌旁,看掌事人不停地大声招呼客人,看端盘子的伙计在熙攘的人群间穿梭,把酒壶、酒盅、勺子、小碟子摆放到每一张桌子上。开席前,他们要先后有序地端上四荤四素八个下酒凉菜。这时,他们拿着筷子却不往桌上摆,而是有意逗弄小孩,让孩子们干瞪眼、吃不着,猴子般地抓耳挠腮,惹得人们嘻嘻哈哈大笑。等到水席快开始时,他们才把筷子发到客人手中。
接着,他们才用青花海碗盛满的酸、辣、甜、咸一应俱全又清爽可口的水席佳肴,行云流水般地端上刚做好的,同时撤走吃过的。最后端上的那碗寓意深刻被有人戏谑为“滚蛋汤”的鸡蛋送客汤,则表示全席菜已经上满。
后来我数了数,前后12碗,加上中间的4碗甜食,开席时的8个凉菜,这或许就是后来吃到的八品、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的24样菜吧。
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我的家乡早已变了样儿,村民们都住进了环境优美的小区,生活在宽敞明亮的楼房中。过去盛行待客做水席的乡村,如今由于要建设社会主义干净美丽的新农村,农家很少再养猪。乡亲们也都在各谋致富奔小康。由于闲暇时间少了,手里又不差钱,所以来了客人后都到饭店包桌点菜。
热闹有趣而又实惠的乡村水席哟,如今已渐行渐远了。
(洛阳新区 刘国锋)
同题作文
下期话题:我的双休日